皇帝系统 - 第十九章、术道之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顾建紧皱着眉毛,神色有些奇怪的看着秦天,略微迟疑的说道:“识人之术……确实是黑羽先生传授的,不过我和他在一起的时间仅有三个月而已。”

    秦天忍不住问:“你可知黑羽先生如今何在?”

    顾建摇了摇头说:“有几年没有见到了,建自然不知。”

    秦天有些失望,随后还是整理了一下情绪,露出一个笑容说:“无碍,得到顾卿,孤已经很幸运了。”

    顾建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秦天突然想起来询问:“爱卿方才说什么看不清?”

    顾建咧了咧嘴说:“看气啊!看一个人的气,从气的样子观察这个人是否有能力,而国君你的气我就看不清,总感觉模糊的很,好像有东西在遮挡,所以看不清,不过看清了也没用,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去看一个国君的气。”

    秦天低头沉思,想到了皇帝系统加身的他,怎么可能简简单单被别人看清?

    随后,秦天和顾建聊了聊之后,让他们离开,随后秦天开始思考对于前曹国遗留的掌握土地的那些士族。

    想了片刻之后,秦天决定还是召见荀彧看看荀彧的看法。

    十分钟后,秦天接到了小太监的报告,荀彧在门外等候,是否召见,秦天翻了一个白眼,说:“快请太宰进来。”

    荀彧来了之后,秦天询问了这件事情的怎么解决。

    荀彧知道了之后对秦天说:“国君,对于士族,臣不建议采取太强硬的手段,不妨我们召见他们提出交易,譬如多少的土地换取他们家族子弟进入臻国为官。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土地方面的问题也解决了人才方面问题。”

    秦天脸色阴沉了下来,说道:“文若,你什么意思?你让我对这些士族不强硬也就罢了,居然还让这些士族进入朝堂为官?你难道不知道这些士族的特姓吗?你能保证没有几个二世祖整天叫嚣着我是谁家的儿子?你能保证那些唯利是图的士族不剥削民脂民膏?”

    秦天对于这些士族非常的反感,前世的他受够了这些所谓豪门的气了,这一世作为国君对于任何士族秦天都抱有一种厌恶、排斥的心里。

    荀彧微微一愣,从秦天的表情看来,似乎对于士族很反感,说起士族,荀彧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不由自主的站在士族的立场上说话,顿时清醒过来,抚了抚胡须说道。

    “国君提醒的是,彧之过,不过对于土地换官位,彧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秦天面若寒冰,双眸盯着荀彧,那眼神告诉荀彧“今天不给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逼孤发怒!”

    而荀彧微微低头说道:“国君不比动怒,国君试想,仅仅给予基层官员不让这些人掌握大权便可,另外,有国君慧眼所在,招收的人让国君过目一番,剔除不良,选择优秀即可。另外,若是这些人才民脂民膏,做事不仁,我们也就有了合理的理由收拾这些人。”

    秦天面色缓和了一些,恢复了平静,继续说道:“另外,尽管这些士族不屑于踏足商业,但是谁的暗地里没有掌握几个商铺?这些商铺被士族掌握就代表他们掌握着臻国的命脉。”

    荀彧一愣,解释道:“国君,这些士族:“走,陪孤出去吃。”外面的饭菜香啊。

    ………………

    一黑衣青年坐在常来酒楼斜对面的一颗柳树下,摇头晃脑的背诵着什么。

    他便是黑羽先生的弟子,那天夜晚陪黑羽先生下棋的黑衣人影。

    经过那次被训之后,黑衣青年也就断绝了去秦国的心了,老老实实准备出仕臻国,对于黑羽先生为何不让他去秦国也没有什么在意的,因为他知道黑羽先生对秦国好像有仇一样。

    几乎每次提到秦国,黑羽先生就是一顿情绪激动,一反往常的冷静,黑衣青年对于黑羽先生尊敬的很,黑羽先生反感的那就是他反感的。

    他叫子墨,是黑羽先生捡回来的,跟随黑羽先生学习,并且喜好武艺,自认为是文武双全的人物。

    子墨拍了拍头:“掌柜的,和以前一样啊咩~”

    掌柜的直接无视了秦天的卖萌,有些恭谨的问:“这位公子,本店开设了雅厅,要不要在雅厅里面吃?”

    秦天微微一愣,心下知道这是掌柜特意为他准备的,随后随意的说:“不用不用,我就在二楼吃,老地方,你不用为我艹心。”

    小飞子在这时说:“国君,我们还是在雅厅吃吧,您忘了太宰他们是反对您出来吃的。”

    秦天这才想起来,有些不以为然的说:“咱们都出来这么久了,民心这么高,那一次遇到刺杀?瞎艹心!”

    随后秦天带着小飞子到了二楼,以前童飞坐的地方,而这个地方似乎故意被人留出来一样,并且还换成了上好的木质,上面是雕花刻凤,美观的很。

    秦天坐下了之后,拿起一双筷子,这筷笼里只有三双筷子,每一双筷子都是崭新的,安稳的坐了下来,听着正在吃饭的客人们交谈。

    这里不少人都认识秦天,但此刻都装作没看到一样,吃喝自己的,时不时的偷看一眼。

    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

    “吾曰:先生,兵学里也有术、道之分乎?”

    “先生曰:当然,就兵学而言,用兵之术在于战胜,用兵之道在于息争,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

    “吾曰:先生,口舌之学里也有术、道之分乎?”

    “先生曰:当然……”

    秦天震惊~!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