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娘与豆腐郎 - 分卷阅读511
,你也看看我。”
青莲红着脸看向他,“有什么好看的,我又不是不认得你。”
长俊忽然声音变低了起来,“多看一看,要是你想我了,就能梦见我。”
青莲呸了一口,“谁要梦到你!”
长俊嘿嘿笑了…
过了两三天,李先生果真给泰和找了个拳脚师傅,姓张,却是个身有残疾的。这人原来参过军,略微懂一些军法谋略,在战场上也立过功劳,被敌军砍掉了一只胳膊。因身有残疾,又不会走门路,最后只领了一笔抚恤银子回家了。
李先生笑着对黄家夫妇说道,“你们别看张师傅少了一只胳膊,功夫却好的很,他上过战场,知道一些排兵布阵的事情,经常从我家里借一些兵书回去看,我虽不懂武术,但也知道,张师傅这样的,教一个小孩子绰绰有余了。等过几年泰和大了,到时候再做安排。”
黄茂林夫妇出于对李先生的信任,接受了张师傅。张师傅捏了捏泰和的筋骨,又让他拉弓射箭,欣喜的发现这孩子天资极佳,真是块好料子。
自己先教他几年,等他大一些,再给他寻更好的师傅,说不得能培养出一个好苗子。
又住了几天,黄茂林和梅香决定回去了。
李先生带着儿子亲自把黄家人送到了官道上,慧哥儿见过了父母心满意足,长俊和青莲这些日子也说够了甜言蜜语,估计能管一阵子。张师傅也欢欢喜喜的跟着黄家人一起回了荣定县。
日子如流水一般过去了,等泰和能完整的把张师傅教的各种兵器耍下来,韩家的孝期也满了。
这几年间,明朗兄弟二人闭门守孝读书,从最基础的策论文章重新做起,把自己这几年做官和教书育人的心得加到文章里去,顿时显得文章比过去更加有内涵。
除了这,他们也时常与韩敬博以及秦家兄弟一起讨论学问,把历年春闱的考题整理到一起,特别是前三甲的卷子,仔细琢磨考官们的喜好。
这样用了三年心,兄弟二人感觉都进步不少。
孝期满了,兄弟二人开始筹划着进京赶考的事情。
这几年家里人情来往少,开支也少,叶氏攒下了不少银子,就准备留给两个儿子科举用的。
但不巧的是,今年没有春闱。兄弟二人决定先到各处同窗那里拜访,再把底子打厚一些,明年春天再图上京之事。
省城那边,孟家进入了高度紧张状态。无他,大爷和姑爷要一起参加秋闱了。
长俊和慧哥儿在官学读了几年书,基本功扎实了不少。孟家藏书多,李先生娘家兄弟都是两榜进士出身,时常寄来一些读书心得。郎舅二人这样刻苦了几年,总算没有白费这几年的心思。
李先生提前与黄茂林夫妇打过招呼,让他们不要操心,慧哥儿考科举的事情,孟家一手包了。
虽说不用管,夫妻二人在家里也是牵肠挂肚。
作者有话要说:
亲亲们早上好!
感谢在20200525 20:12:05~20200526 16:55: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g、橘子酱 10瓶;好大一场雨 5瓶;方也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5章 齐登科郎舅同喜
李先生经验丰富, 从报名,备考,一应的事情她都亲手操持。
有她照看, 慧哥儿和长俊一心只管考试, 无任何后顾之忧。
梅香和黄茂林在家里静候消息。
八月底的时候,省城的消息比慧哥儿先一步到了荣定县。
郎舅二人齐登桂榜!消息是孟家下人送来的。
当日,黄茂林和梅香都在家里。这几日虽说粮店里忙碌,黄茂林无心做事, 大部分琐碎的事情都甩给了贵仁, 自己在家等候消息。
孟家下人一进门就大喊,“亲家老爷, 亲家太太,大爷和舅爷都中了!”
他这一嗓子喊下来,黄家所有人都惊动了。
黄茂林第一个冲了出来, “真中了?”
孟家下人不顾旅途劳累, 反复念叨,“中了,中了!我们大爷中了第三名, 舅爷中了十五名。我走之前,学政大人把鹿鸣宴上要穿的衣裳都送到家里了,再没有错的!”
黄茂林忽然表情奇怪了起来,像是在笑, 又像是要哭。
梅香带着青莲出来了, 她一看黄茂林的表情就知道他心情复杂。
梅香吩咐王铁锁,“带他下去歇歇, 洗漱一番,让厨房做些好饭菜。”又让细月给了打赏。
送过了消息, 孟家下人长舒一口气,太太说了,让他好生歇两天再回去。
梅香把黄茂林带到了正房,拍拍他的手,“都高兴傻了不成!”
黄茂林眼睛有些发红,“我就是高兴,咱们儿子中举了,女婿也中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