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她千娇百媚 - 分卷阅读44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放三千里。为此甚至还出台了奖励政策,鼓励举报。

    顿时让那些肚子里藏着歪主意的人打了退堂鼓。

    靖王太妃歪在软塌上,笑着摇了摇头,打趣傅谨语:“你呀,真真是个促狭的,竟想出这样的法子来。”

    以往遇到灾荒,京城大户人家施粥的不少,但更多的人家嫌开粥棚麻烦,索性直接开仓放粮,养肥了不少钻空子的霄小。

    有了傅谨语搞出的这个临时身份贴,施粥也罢,放粮也罢,都只会落到真正的灾民手里,绝了钻空子的人的路。

    偏又是借的顺天府的门路,外头人不明就里,她没功,但也不得罪人。

    傅谨语正用条披帛扯着蹒跚学步的燚哥儿,免得他摔到,闻言笑嘻嘻道:“跟着太妃娘娘学了这么久的管家理事,好歹能知些眉高眼低了。”

    “你快别奉承本宫了,本宫可没这么多心眼子。”靖王太妃笑骂了一句,又关切地询问道:“施粥的粮食可宽裕?若不够的话,把本宫陪嫁庄子的出息拿去吧。”

    傅谨语笑道:“去岁永业田的粮食都没卖呢,今年又收获了一茬,我还叫崔管家帮我到外头另收了几十万斤,别说一个粥棚,就是十个粥棚,也供得起。”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她们这八十几间粥棚,跟顺天府的官方粥棚一样,都是煮糙米粥。

    精米粥很多百姓家都不怎么舍得吃呢,若拿来赈济灾民,别说会养刁了灾民的嘴,未受灾的百姓心里也会不平衡。

    傅谨语是找崔管家帮着买的粮食,崔管家是靖王太妃的心腹,靖王太妃自然知情,方才不过随口一问罢了,也料到了傅谨语会一口回绝。

    她夸赞道:“阿凌能娶到你这般会过日子的媳妇,是他上辈子烧了高香了。”

    不卖去岁的存粮倒还罢了,大户人家为防止遇上灾年,都会囤个一二年的粮食。

    但仅仅只是因为觉察到今年雨水/多,便赶在夏收前收购了大批粮食囤积起来,这就很有魄力了。

    至少旁人家的儿媳妇是做不到的。

    傅谨语谦虚道:“儿媳能嫁给王爷,才是上辈子烧了高香呢。”

    崔九凌这样的身份地位,这样的身材颜值,家里母妃又这般和善开通,她区区一个秀才之女,妥妥的高攀了。

    靖王府熬粥的米新旧混杂,粥的稀薄程度也适中,在一众粥棚中不算太好也不算最差。

    傅谨语的陪房傅诚跟靖王府崔管家的儿子崔河一个分粥一个盖章,配合默契,灾民们手持临时身份贴,老老实实的排队进出。

    咳,不老实也不行,没见粥棚外头站着十几个身穿护甲手拿长刀的靖王府侍卫么?敢在靖王府的粥棚闹事,活腻歪了不成?

    所以靖王府的粥棚开的顺顺利利的。

    旁边宁王府的粥棚可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妹妹靖王妃单独开了间粥棚,身为宁王世子妃的姐姐,傅谨言若是跟别人合开一间粥棚的话,脸往哪里搁?

    然而宁王妃看傅谨言不顺眼,是断然不会拿出宁王府的粮食来给傅谨言刷名声的。

    傅谨言想开粥棚,只能自己去外头买粮食。

    但现如今的粮价,比水灾发生前,涨了足有十几倍。

    偏因为傅谨语横插一杠的原因,傅谨言没能如原著中一样在代裴氏管家时替自己攒出一笔丰厚的嫁妆。

    傅家给的陪嫁本就不多,虽有崔瑛私下贴补的一万多两银子,但她在宁王府没甚权威,凡事都得银钱开道,否则根本使唤不动宁王府的下人。

    已不知不觉花出去了好大一笔银钱。

    如今又得自掏腰包高价购买起码能支撑一个月粥棚的粮食,堪比在她身上割肉,别提多心疼了。

    但为了自己跟崔瑛的脸面,这粮不买也得买。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原本那些跟傅谨语争强好胜的心思,退去了大半。

    傅谨语自己手里有大笔银钱不说,靖王府的中馈也握在她手里,开间赈灾的粥棚,对她来说不过是抬抬手的事儿。

    而于自己来说,却十分的为难。

    她终于不得不承认,她们姐妹之间的差距足有天堑那么宽。

    那日傅谨语问她是否后悔没有嫁给柳凤璃,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