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卖甜点/偏宠夫郎 - 分卷阅读10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那么现在北街铺子后边的院子以及剩下的熟练工人,就不够看了。

    只可惜现在是在农耕社会,一切能够减少劳动力的机械都不能生产,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人工操作,无形中成本就上升了许多。按照将来的生产量来说,至少还得再扩招一倍以上的工人,才能勉强多供上3-5家店面。

    找人手也不是简单的活,好在张老爷子在与季唯达成了口头协议后,就开始让人挑人。

    花了三天的功夫,才又挑出了二十个精壮的年轻汉子,让人带到了北街的味绝铺子。

    店铺就那么大,一下子多了人,就显得特别拥挤。

    季唯考虑后,把熟练工跟生手打散在一起,并分成了三组。

    一组是原料生产组,也就是用奶来制作乳酪、黄油、奶油、明胶等物。另一组则是要跟随季唯的制作组,把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再由第三组松紧烤炉。

    如果说之前由季唯来烘烤,只供应一个铺子,他还能忙的过来。但又要接蛋糕的高级订单,还要烤制店铺内的糕饼,一个人分身乏术,太过劳累,就干脆选了两个人来接替他。

    这三组人马,除了原料组外,全部都留在店铺自带的院子,由季唯监督。而原料制作组,则被带到了季唯在西巷的院子,由赵虎来监管。

    每日傍晚,原料分离完成后,再统一送到铺子里烘烤。到了晚上收工,季唯会将次日所需的原料称量好,以便与工人直接上手操作。

    这不仅能够形成有条理的生产线,还能有效的将制作流程碎片化,防止那些短工偷学。

    若是中式点心,或许还有被偷学走的可能。但西点,季唯却不是担心的。

    烘焙是个精细活,若是没有准确的配方,特别是在这个从未出现过西点的时代,要想要做出成功的西点,是很难的事情。

    比如不同的西点,考虑温度该多高,该烘烤多久,烤成什么颜色状态。又或者是不同的面包,和不同的饼干,应该按照多少比例混合,用几乎相似的原料,做出种种不同种类的甜点。

    要没人系统地教,只怕就算把人全都聚集起来,也很难复制出来。

    招工三日,上门培训两日,再与张家合作第六天的时候,突然一群人扛着东西,源源不断地涌进了北街小铺中,惊到了一群排着长队等买东西的客人。

    “哇,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多人?”

    “哪家手笔这么大?”

    “你闻到味道没,隐约有股子奶味呢。”

    季唯正背着手,站在两个汉子边上,口头指导他们到底该如何揉出一个完美的手套膜。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看阅兵,倒是比往年多出了几分唏嘘难过。特别是看到胡总两鬓如霜的样子,唉……

    不过还是要说,大家国庆快乐!大长假玩得开心呀~~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紫月阁主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晨曦 20瓶;柚子yoki,攒一ロ袋° 14瓶;快落小甜饼 5瓶;

    第89章

    “什么事, 外边这么喧哗?”前堂的人一冒头, 就被季唯叫了过来,“我在这都能听到你们外边的声音。”

    在前堂帮忙叫卖收钱的两个汉子, 为人老实巴交,很是稳重,在把赵虎调去独当一面后, 就不得不从院子熟人里头挑了两个出来,有时候替季唯在前堂帮帮忙。

    看到他们脸上的无措,就知道肯定是碰上事,交代了其他人几句, 就小跑着跟他们一起冲进了前堂。

    季唯一看到那阵仗,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不用担心, 该干嘛干嘛去,这些都是原材料,你去叫后院的人过来帮忙扛进去, 免得在这里占着地儿, 大家没位子等了。”

    这些都是张老爷子派人送来的原材料。

    之前就谈好了合作细节,季唯只负责制作, 至于原材料就由张老爷子全权负责,每隔三日固定派人将东西抬上门。

    不得不说,张家的生意在县城真算是数一数二的大。

    附近几个镇子都有他的店面不说,最重要的是,张家由米铺发家, 到了后来陆续开了杂货铺、糕饼铺子等,都与“吃”字逃不了关系。

    虽说其他的铺子不如米铺来的多、开的大,可也能占据张家每年四成的收入。也正是因为米铺发展到了头,张老爷子要扩张产业,就必须从其他的铺子入手。

    正好张家也做杂货铺,原料自给自足,这本钱降低,利润就相应提高。

    张老爷子乐见其成,只不过苦了其他杂货铺子的掌柜。

    他们刚与季唯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了这还特意压低了售价,却没想到还没过一个月,就断了季唯这条财路。

    可纵使心中有怨气,他们也万万不敢跟张家对着干,只能是打落了牙齿和着血吞。

    “这样,你们先在这坐一坐,我有事情要交代你们,不过我还得先看一下东西。”季唯跟在张家工人后边走进院子,让人招呼这些人去坐着,又叫阿秋给他们倒水。

    他一样一样的检查面粉、糖、鸡蛋、酵母、牛奶和羊奶等等,问清楚每样东西的数量,心中有了数。就交代张家工人,以后羊奶送去西巷季家,剩下的鸡蛋、面粉等包括牛奶就送到铺子里来。

    两边分工干活,各有不同侧重点,若都送到一个地方,难免就需要将东西搬来搬去,也耗费精力,干脆一开始就分开送,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张家的工人应下,就离开了。

    虽说这批工人是张家精挑细选了送来的,可季唯还是在培训结束后,给他们每个人都签了契书。

    契书是季唯按照现代的入职须知来设计的,新来者有七天的试用期。

    若是试用期没过,薪资就按照五成来计算,若是通过,就直接按照正常计算。

    每隔一周发放一次周薪,一天工作三个时辰,中午休息一个时辰,一天二十五文钱,还包一顿中饭。

    虽说工钱比起以前一个时辰十文钱降低了些,但还是比起外头的行情要略略高一些。再加上包一顿饭,免了不少人中午来回奔波吃饭,也算是方便大家。

    除此之外,契约书中最重要的就是保密条例。

    若是有人泄露了培训技术,或者有盗窃行为,前者需要赔偿十两银子,后者需要交付三倍赔偿金。对于辛辛苦苦赚钱的普通人来说,十两银子简直是见所未见的大财富。若是赔不起钱,更是要像那刘庆一样,被逮到县衙去关起来,甚至要被罚去做劳役。

    他们一开始画手印时,还犹豫了一下。不过考虑到从未想过要偷盗,一个个又都很爽快的签了。

    契书一式两份,季唯全都好好收着。不出事这就是一堆废纸,可万一真出了什么事,还能凭借这个收上一笔专利费,也不是什么坏事。

    刚签完的时候,还有几个老员工念叨季唯不够慷慨。

    可当他们日日中饭都有一素一荤一汤后,这种质疑的声音就彻底销声匿迹了。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季唯找村里的铁匠加购了一批工具,又拉拢了几十个工人的心,上下众志成城,斗志高昂。

    白天两地干得热火朝天,到了傍晚,赵虎就派人将做好的奶酪、黄油、脱脂奶等送到北街铺子。全部封存在井中,次日再由铺子的工人,将它们变成了香喷喷的甜点。

    然后再由张家派人分送到各个镇子的分铺。

    张家在五镇一城都有店面,要日日将东西运送到铺子里,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一开始时,张老爷子也并没有重视运输这一块,只让抽了几个长柳镇的伙计让他们去送货。

    但这货量又大,人手又不足,送起来就慢,甚至送到天黑,还没送完一圈。

    这种情形不过持续了两日,张老爷子和季唯就都发现了问题。

    还是季唯首先提议,要建立起属于他们自己的物流运输体系,从每个镇子抽派专人,到长柳镇上来提货。

    张老爷子欣然应允,又由此想到了借由每日从各个镇子上来的伙计接单派单,将蛋糕业务扩散到其他的城镇。

    有钱没理由不赚,更何况蛋糕确实利润高,赚头足。

    凭借着张家多年的人脉与口碑,再加上精致传神的宣传单,蛋糕订单接踵而来。

    季唯一下子从每日一单蛋糕,变成了每日六个。

    虽说蛋糕胚、奶油是可以成批量制作的,但组装裱花,仍然将季唯累的脚不沾地,几乎没了功夫到前堂去吆喝叫卖。只有到卖光了铺子里的东西后,季唯才有空计算当日的营业额。

    张季两家合作初步完成后,季唯忙着每日供应近七家糕饼铺子,张家则忙着要在其他几个没什么基础的镇子上,打开知名度。关于这一点,张老爷子没什么经验,干脆就复制了季唯曾经在长柳镇与大溪镇部分推广手段。

    沿街吆喝试吃,促销打折售卖,送货上门。

    摸透人心形成的广告手段,不管在哪个时代都能迅速打开当地市场。更何况淳朴的古人,更没有见过这么多的套路,一下子上钩。不管在哪个镇子,张家糕饼铺的生意都火爆到告罄,以至于不得不提前收工关店,还是从未有过的情形。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方圆百十里,已无人不知季唯,无人不知“味绝”西点。

    “混账!”陈明生把账本摔在桌上,气的脸色发青。

    “翔叔,你跟了我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想过你会干出这种事!”

    被叫做翔叔的男人,一脸的褶子,看起来也有五十来岁。听了陈明生这话,当即明白了他的意思,苦哈哈着一张脸,摇头叹气:“老爷,你当是我亏空了铺子不成?”

    陈明生从鼻子里哼了声,“不然呢?”倒不是他不信,而是这个月铺子生意下滑了太多,这难免又些异样。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