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食神[重生] - 分卷阅读10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到这一刻,赵安已经确信刘希是个十足十的商人,与对方谈话那就应该在商言商,唯利至上。

    “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们新期待不是还免费帮跃华研制饲料吗?”

    这话听得赵安差点笑出声,如果不是有利可图,刘希怎么可能会研制小龙虾的饲料。

    从刚才的对话就可以看得出,刘希对于跃华了解颇深,他已经看准了跃华之后会推广小龙虾饲养。

    现在的新期待在市面上绝对算不上大公司,竞争力就更别说了,有这么一个全新的饲料领域,新期待不期待抓住才怪了。

    对于刘希的市场敏锐性,赵安不得不佩服。不过这并不代表着赵安就要让步,赵安继续开口说道:

    “小龙虾饲料的研究,跃华完全可以自己动手。反正跃华现在的供应链这么广。”

    你希望通过跃华的产业链赚钱,那我就直接告诉你,反正饲料、肥料也是相关领域,跃华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听到这的时候,刘希反而露出了放松的表情,因为他知道:如果赵安或者跃华真的有想法要涉足饲料行业的话,赵安就不会把这些话说出来。

    只需要今天找个无关痛痒的理由,把他请回去,然后后续自行建立饲料部门就好了。

    赵安既然开了这个口,就意味着这件事有谈判的空间。哪怕刘希也不知道赵安为何不这么做。

    其实赵安又何尝没有想过见缝插针,从种子到生长,从成熟到上餐桌,全部控制呢?

    而这就是世界顶级粮食厂商的做法。像灯塔国的某个公司,手中握有最新型玉米种子的专利权,然后从种子售卖到种植,再到玉米的上百种运用,全部掌握在手中。

    可以说单凭玉米这一种农作物就这家公司成为了屹立上百年而不倒的世界五百强。

    但是赵安他们家的积累的确已经捉襟见肘了。不是指资金,而是指人才、经验、社会关系方方面面。

    跃华之所以能不断扩大产业链,那是因为在农产品收购、运输、销售方面积累的经验。让跃华再分精力去做饲料、肥料,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然而今天刘希的到来,让赵安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第105章 注资

    刘希本来自信满满地来跃华谈生意, 他自认为他给出的条件足够诱人, 跃华无法拒绝。然后到最后,刘希却是全场面色最沉重的一个。

    “赵老板,你的员工可真是能说会道啊。”

    全场基本是赵安在与刘希交流,言辞犀利, 让刘希有些喘不过气。

    于是他便把话题抛向赵父,意思是:我好歹也是一个公司的老板, 你一直让你的员工和我谈,自己不开口,于礼不合吧。

    这也算是转移目标、围魏救赵了。

    然后赵父露出含蓄的微笑开口说道:

    “承蒙你的夸奖, 我这个儿子就是喜欢商业上的事情, 公司里很多事情都是他在拿主意。”

    赵父的回答很直接:我的公司,就是我儿子的。他能够代表我说话, 也能够代表公司做决定。

    这下又轮到刘希无语了,但又不得不和赵安继续谈下去,因为赵安刚才所说的话,就像抹了□□的糖, 明明知道很有可能是个无底洞,还是想要试一试。

    刚才赵安就跃华和新期待的合作模式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由跃华通过注资的方式, 购买新期待的股份。等确定持股关系后,双方再展开合作。

    赵安他们家也是从最小的公司一步步成长至今,他很明白一个快发展中的新公司最缺什么——钱!

    项目有了,技术有了,市场有了, 最缺就是钱去打开市场。

    既然新期待和跃华已经有了合作意向,刘希还找上门了,就说明了新期待现在急于扩张,但是底蕴不够,只能希望借助跃华的东风。

    而赵安则趁机提出了注资的要求,只要掌握新期待的股份,那无论新期待如何发展,跃华都是最终的受益者。

    虽然赵安是这么打算,但是话可不能这么说。赵安的说辞很简单,就是资本市场那一套:

    “你新期待接受跃华的注资,虽然会失去一部分的股份,但是你刘希本人能够获得更多的钱啊。

    以前靠你刘希慢慢打拼,可能新希望只能成长到一百万的规模,而现在接受了跃华的注资和帮助,轻轻松松就能达到三百万的规模。

    就算你失去了三分之一的股份,那你刘希这也还有两百万啊。这样简单的比较你刘希懂吧!”

    资本主义的话术就是这么简单。只要遵循资本主义的逻辑,谁的手中有钱,谁就是老大。

    刘希以前不过是个普通农民,对于金融学的话语完全不熟悉。

    按照赵安的话,这的确是一个百利而无一弊的事情。

    但刘希本能又觉得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失去股份以后自己的话语权、自己的收益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这些考虑让刘希犹豫不已。

    于是赵安继续加重自己的筹码,他提出了优先股和普通股的概念,刘希拥有的普通股拥有更多的决定权。而跃华持有优先股,并不会干涉刘希的决定权[1]。

    一拳不够,再来一拳。

    赵安继续承诺,只要新期待接受跃华的注资,那以后跃华的农产品合同都推荐使用新希望的饲料、肥料。

    要知道现在跃华已经扩展到周围的省份,而且局势良好。这意味着只要刘希愿意接受注资,新期待立刻会从一家市级公司,变为全国范围性的公司。

    刚才打比方说从一百万便三百万,对于新期待来说这就意味着快速增长至一千万!

    刘希是真的心动了,然而赵安这个提议却让在场的其他人都愣住了。

    尤其是跃华的几名经理,他们并不清楚赵安对于跃华的发展有多大的贡献,所以觉得赵安毫无根据直接做这么大的决定有些不负责任。

    但毕竟赵安是董事长的儿子,他们也不好直接插嘴,只能将目光投向赵父赵母,以示犹豫。

    然而他们不知道赵父赵母此时都有些愣住了,赵安在新期待公司这件事上有太多的反常了。

    不远万里从京城赶回了,又如此锋芒毕露地与对方谈判,步步紧逼、寸步不让,然后又提出这么大规模的合同。

    出于对于自己儿子的信任,夫妻二人暂时还是保持沉默,准备看看赵安接下来要怎么处理。

    看着赵父赵母的沉默,看着眼前自信满满而又异常年轻的赵安,刘希有些吞吐地问赵父:

    “不知小赵老板说的话,是否可以作数。”

    赵安给了赵父一个确凿无疑的眼神,赵父抛开仅有的一丝顾虑说道:

    “作数!”

    这下刘希是真的被折服了,本来想自己画饼给对方看,谁知道对方画饼的技术比高这么多呢?又大又圆,哪怕有被噎死的可能性也不得不吃啊。

    “麻烦,赵老板让我回去思考下。”

    刘希家中还有几个兄弟,公司创立也是几个兄弟一起出资和奋斗,这件事情还需要回去和他们商量商量。

    “那就不留刘老板做客了。”

    赵父笑着起身,然后和赵安一起亲自把刘希送走。

    等回到办公室,只有赵安一家三口的时候,赵父才开口问道:

    “你就这么相信那个刘希,相信新期待公司?所有的农作物都用新期待的肥料、饲料,也太夸张了吧。”

    赵安还真没有办法告诉赵父自己真正的想法。

    刘希可不是什么普普通通的商人,新期待也不是一家普通的公司。在房地产和互联网崛起之前,刘希稳坐华夏内陆的首富宝座。刘希和新期待的口碑更是人尽皆知。

    新期待的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一个夸张的地步,就算不与新期待签订这个合同,赵安相信未来使用的大部分产品依然是新期待所生产。

    所以这个合同真正改变的内容并不多,而且赵安有理由相信,跃华持股之后,哪怕是普通股,也足以影响新期待未来的走向。

    恐怕这辈子的新期待,在饲料、肥料领域会更加出色。

    这些话赵安又说不出口,只能对自己的父亲说道:

    “爸,我们绝大部分的农产品链追求的并不是最顶尖的品质,而是‘不差’的品质。

    这是一种权衡、中庸,同时也是市场真正能够接受的平衡。我们和新期待签订合同,完全可以让渡部分利益给农民,让他们的种植成本更低,同时又生产出符合标准的产品,这就够了。

    今天就算不是新期待,也有可能是老期待、大期待,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联合生产的经济模式。

    而且刘希老板和新期待能够一步步做到今天这个地步,也足以证明他们的能力,在这方面你就放心吧。”

    “得了,老赵同志,我看你就跟刘希一个水平,被我们儿子说得一愣一愣的,只有你被说服的份。”

    一旁的赵母笑着说道,在赵父开口询问赵安之前,她就知道自己丈夫是肯定说不过自己儿子。

    赵父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不过赵父也不是吃素的,他说道:

    “是是是,我们儿子说什么都是对的。不过,赵安啊,你期末考试怎么办啊?”

    后半句话锋一转,赵安脸色巨变,立刻离开公司先家看书去了。要死挂科,不被计某人笑死才怪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