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俏媳妇 - 22第二十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李荷并不知道父母之间的谈话,每天都是笑意盈盈的,忙进忙出的,她感觉日子过得非常充实。

    沈蓉得了闲,又带着针线过来串门,李荷拿了板凳放到树下,两人坐着一边说话,一边各自忙活儿。

    李荷看着沈蓉手上的荷包心中一动,就央道:“你帮我绣只荷包吧。”

    “啊?”沈蓉手中的线一停,诧异地望着她,“你不会连绣只荷包都不会吧?”

    李荷难为情的笑了笑,胳膊拐了沈蓉一下,嗔道:“会是会,就是针脚不匀称啊,哪儿好意思带出去啊。”

    沈蓉了然般点点头,煞有介事地道:“这句倒是实话。”她眼珠子转了转,又有了主意,“不如我教你绣吧,你总要学的,就当是练练手,自己学着做一个试试看呗。”

    李荷立刻就笑嘻嘻地应了,自己做的应该更有成就感。

    两个女孩子凑在一起,总会拣些有趣的事情说说,沈蓉也听说杨大婶子中间泼妇骂街一事,她撇了撇嘴,道:“……我看杨诚也是活该!”

    李荷淡淡地“嗯”了一声,低头继续摘豆角。

    何止是骂街,还到她家来闹腾了一番呢,李荷心里暗道,但这话是不能说出去的,省得传来传去的又平生波澜。

    沈蓉看她一副事不关己,半点兴趣都提不起来的样子,又推了推她,神神秘秘地凑到她耳边道,“你猜猜,这事儿后来怎么着了?”

    还有后续发展?莫不是叫人知道了杨大婶子找上门的事情?知道了也不怕,她没做的事情也不怕别人说道要,李荷心里如是想,但好奇心还是叫沈蓉勾起来了。

    她配合着沈蓉,凑趣道:“快给我说说,后来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大大的眼睛澄净明亮,仿佛盛着细碎的光,一笑起来就亮晶晶的,真是好看!沈蓉的眼神里流露出几分美艳。

    “昨儿不是杨大叔生辰嘛,因着杨蕾姐姐的关系,家里来了好些亲戚,杨大婶子面上有光,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像是说到什么有意思的事情,沈蓉的眼睛比平时更明亮了

    李荷一听到“笑得嘴都合不拢……”脑海里顿时浮现出杨大婶那张马脸一线天的小眼睛,“扑哧”一下没忍住就笑起来。

    沈蓉看着就嘟起嘴,瞪她,“你听是不听嘛?”

    “听听听,我听着呢,你接着说。”李荷忙敛了笑容,拍拍沈蓉的手安抚她。

    沈蓉这才缓了脸色继续说下去。

    “家里来了亲戚,肯定就是要好酒好菜招呼着,杨大婶子正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呢。”话说到这里,沈蓉自己就忍不住先笑了起来,“你猜怎么着?不知道谁使的坏,把她家烟囱给堵了……”

    “啊?”这下连李荷都大吃了一惊,谁这么厉害,居然去把杨大婶子家的烟囱都给堵了!

    沈蓉像是很满意李荷的反应,哈哈笑着道:“听说把她给呛得灰头土脸的,咳了半天都没缓过来……哎哟,我一想就乐坏了。”

    李荷想的是,前几天杨诚被打,杨大婶子就跑到村里指桑骂槐嚷了一通,回头家里的烟囱就让人给堵了,这也太凑巧了吧,这堵烟囱的和打杨诚的,应该是同一个人所为吧?这一家子亲戚都坐着呢,结果却出了这种洋相,杨大婶子这回估计被气得不轻,李荷忍不住也扬起嘴角,这事儿不管是谁干的,她都觉得很解气。

    这下李荷心里可踏实了,烟囱那么高,她一个姑娘家的也爬不上去啊,这回她没有理由再上门找茬了吧!

    到了晚上,王氏回来,果然就提到了这件事情,笑得那叫一个欢畅,“平时都是她闹腾,堵得别人有气不敢撒,这回也该轮到她难受了,我看她还敢不敢在村子里骂骂咧咧的了。”

    老实巴交的李贵平常都不会掺和这些家长里短的闲事,今日难得一见的竟也露出了笑容。

    大家都在好奇着,杨诚到底是惹了哪家的祖宗,自己挨了打不说,还叫他娘在一干亲戚面前丢了这么大一个面子。

    然而杨大婶子又干了什么叫人看笑话的事情,李荷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己的钱罐子越来越实沉了。

    又卖了两回鱼,李荷手里已经有了八百一十六文钱。这笔钱于现在的她而言,是一笔巨款,她每天睡觉前都数着盼着,要怎么样才能让这八百一十六文钱变成更多的钱,挣钱太不容易了,她不敢冒冒然的就动手,于是就每天反复琢磨着。

    这天,李清过来送鱼,他把竹篓放下,就对李荷道:“明儿我要去镇上一趟,就不捞鱼了,这些你就先凑合吧。”

    李荷一听眼睛就亮起来,央道“二哥带我一块儿去吧!”

    李清听了就有些犹豫。

    “我还没去过镇上呢,二哥你就顺便带着我去吧,我正好买两块碎布头做个荷包。”李荷眼巴巴地看着他。

    她想去镇上看看,吃的穿的用的,铺子里都有些什么东西,了解清楚了,她也好计划后面的事情,前阵子家里忙,李贵每次都是来去匆匆,这由有李清带着,她也好多走几步,多看几眼。

    李清有些不自在地挠挠头,慢吞吞地道:“明儿我是悄悄去的。”

    意思就是说时间不多,不能好好逛市集,只能速去速回了,能看一眼都比自己坐着空想好啊,李荷很快就意会了李清的意思。

    她忙不迭地点头,一副很体谅的样子,“你放心,除了知会爹娘一声,我谁也不会说的。我能自己走,不会拖你后腿的,咱们速去速回。”

    晚上吃了饭,李荷就把去镇上的事情告诉父母。

    王氏奇道:“好端端的你去镇上干什么,家里头又不缺啥。”

    家里缺的东西多着了,只是但都他们家没能力添置罢了。李荷努力露出个腼腆的笑容:“这些日子空了些,我就想跟沈蓉学做针线呢,正好二哥说要去镇子上,我就想跟着一道去买两块碎布头,几根线头,想做个荷包。”

    王氏的针线活儿做得很一般,平时家里活多劳力少,她也顾不上教女儿做针线,现在听李荷一说,心里有就几分内疚,她们这样的人家,虽不能像有钱人家的小姐一样,从小有人专门教做针钱活儿,但好歹也要学几针,否则将来嫁人给人家当媳妇儿,连个缝衣补扣都不会,那会叫婆家瞧不起的。

    “那你就跟着你二哥去吧,到了镇子上人多,你得跟紧点儿,别丢了。”李贵发了话。

    王氏又忙嘱咐道:“你可别把钱都揣兜里带出去,到时候丢了你哭都没地儿找去。横竖也就几块碎布头,用不了几个钱,我看你带个十文钱就差不多了。”

    “嗯,我听娘的。”李荷脆声应了,又问道:“爹和娘有没有什么东西要添置的,明天我一并买回来。”

    李贵摆了摆手,道“啥都不用添,你去歇了吧,明儿早点起,别让你二哥等你。”

    李荷看了王氏一眼,就回屋歇下了。

    第二天,李荷起个大早,她刚收拾好,李清就过来喊她了,李荷揣着昨晚数好的钱,愉快的出门了。

    清和村离镇子脚程不远,据李清说,走得快的话的,估摸一个时辰就能到了。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来,清晨的空气清新怡人,连呼吸中都带着露珠的沁凉,心头一片敞亮。

    小路平坦,李荷走起来倒也不累,李清的步子大,他念着堂妹年纪小,还刻意放慢了步子,兄妹二人一左一右地赶路。

    约摸一个时辰的功夫,就到了清和村所属的景安镇。

    和李荷想象中的大不一样,景安镇比她之前所认为的更要热闹些,跟着李清走了一圈下来,李荷就发现镇子上的格局都是四四方方的。道路两旁整齐林立着一间间的铺子,热闹些的地段,都是卖炒货的,卖布匹的,卖果脯的,卖酒的,卖茶叶的等等,偏僻一些的店铺则是卖寿衣棺材一类的。

    “二哥,你要买什么?”李荷跟着李清左拐右转的走了好一阵也不见他买东西,于是问了一句。

    “你急什么,跟着我走就是了,等我买了东西再带你去布庄。”李清回头看了她一眼,叮嘱道:“你跟紧我啊,一会儿跟丢了看你怎么回家。”

    李荷还巴不得他逛一会儿呢,她也能好好瞧瞧周围的光景,闻言笑嘻嘻的,“你放心,保证丢不了。”

    两句话的功夫,李清就拐进了一间不起的小铺子,李荷跟着进去一看,原来是给大伯买烟丝的。

    李清买了烟丝,就带着李荷重新往热闹的地方去了,边走边问她,“你要买什么?”

    李荷昨儿就想好了,她要买一块肥猪肉,两块大骨,一斤糖,几个包子,还有几块碎布头,李清听了咋舌,但还是很一家一家带着她去了。

    这个时候的肥猪肉比瘦肉更值钱,三斤肥猪肉花了三十六文钱,两块大骨花了六文钱,一斤糖十三文钱,一文钱一个的素包子她买了十二个,李荷看到旁边有卖菜的,就随口问了问,菠菜居然卖到一文钱八斤,胡萝卜也是一文钱两斤,难怪都卖菜的摊子都极少了。

    最后,李清带着李荷去了一家小布庄,店面不大,但布置得很整齐,见有客人上门,店家就赶紧地迎了上来,“小姑娘是要买布吗?正巧昨儿刚回了批新货,您要不要瞧瞧?”

    或许是看到李清手里拎着的东西,店家态度热情,还积极向李荷推荐新货。

    李荷看都不看那些码在架子上的布匹,只问店家要了些零碎的布头出来看看,“……只要能做荷包,或者是绣帕子的都行。”

    “姑娘稍等。”店家也不嫌弃这笔生意小,招呼了声就转身进去取货物。

    李清低声对李荷道,“这店里的东西便宜些,你先瞧瞧,要是不喜欢,咱们再换一家看看去。”

    这店里的布料,可不就是适合他们这个阶层的人用吗,不过是做个荷包罢了,李荷的要求不高,只要能装钱就行了,且她现在的针钱活做得一塌糊涂,买几块一般的料子回去练练手就行了,将来若是家里日子过得宽松了,她再买几块漂亮些的好布头也不迟。

    李荷挑了四块印花棉布头,一块丝质边角料,又要了些绣线,店家算了算,说一共是十九文钱,李荷和他还价,说这是头一回来,再优惠些的话以后还再来光顾,店家看她是个小姑娘,说话有趣,就收了十六文钱,连声嘱咐下回一定要再来,李荷脆声应了

    一出布庄,李清就拐进了一家卖酒的店铺,向掌柜的要了两斤高梁酒。

    李荷瞅见旁边是家茶叶店,就和李清打了招呼,自己过去买了两文钱一包的大叶茶。茶叶虽差,但好歹也比凉开水要好喝些,以后可以喝上茶水了。

    李清两手提得满满的,李荷见状,就主动要求分担一半,李清就笑话她,“就你这小身板还拎东西呢,回去还得走上一个时辰呢,你能跟上我的步子走回去就不错了。”

    走到镇子边上的时候,李荷撇见路边有家茶寮,就商量李清,“二哥,要不咱们在这里歇会吧,我来出茶钱。”

    逛了一上午,李清确实也感觉渴了,但他一个男子汉在这里,怎么也轮不到让妹妹出钱呀,他迈步就朝茶寮走过去,大方地道:“我来出钱。”

    喝了茶歇了脚,兄妹俩重新赶路,谁知刚走出镇子不到半个时辰,路上就遇到了个熟人——胡飞。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更新晚了  o(╯□╰)o  明天争取早一点!握拳!

    </p>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