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俏媳妇 - 27第二十六章
胡飞显然没想到会遇到熟人,当即一愣,脚步就停了下来。
身后的表妹提着裙子追上来,嗔道:“为什么要走这么远呀,我看山脚下也有树枝捡啊。”
胡飞懊恼地撇了表妹一眼,拧眉露出几分不悦。
李清看着颇为有趣,还主动去和胡飞打招呼,“干嘛去呢,火急火燎的,跟后头有老虎追着你跑似的。”
这个李清实在是太调皮了,明知道胡飞尴尬,还偏要故意去逗他,李荷听着有意思,略略低下头去掩饰自己的表情。
胡飞眼尖,一下就看见李荷微微翘起的嘴角,心里就更烦燥了。望向李清的眼神就多了些许的埋怨,他没好气地道,“天快黑了,赶着上山拾柴火呢。”
他说话的时候,站在身旁的表妹还很好奇地看了李家兄妹二人。
胡飞也没有介绍的意思,反倒去催她,“赶紧的,跟不上你就自个儿先回去吧。”说完也不再停留,又大步向前走去。
表妹又赶忙追了上去。
李清扭头望着他二人,极不厚道地笑出声来,似乎很乐见胡飞这幅不自在的样子。
胡飞心里的火窜得更高了,脚步更是迈得大,可怜身后的表妹赶的气喘吁吁的,又不敢言声。
回到家王氏看到那一篮子酸涩的桃子,不免又唠叨几句,李荷也不和她置气,依旧是笑盈盈的,卷起袖子打水开始忙和。王氏不过是话多了些,手脚还是很麻利的,问清楚了李荷,就帮着她一起,把桃子切成片儿。
趁着这会儿功夫,李荷洗了两个陶罐子,又用抹布仔细的擦干,还放在屋外晾了一会儿。
上回去市集她买了些糖,就是打算用来腌渍桃肉干的。甜的和咸的,她打算都试一试。
李荷把切好的桃肉一层铺到罐子里,每放一层,就抹些盐或者糖,一层一层的堆上去,越到上面,用料越多。
王氏看着心疼极了,问道,“你这玩意儿能挣钱吗?可别白白糟蹋了这些盐和糖,贵得很呢。”
李荷自是能理解母亲的担忧,这个问题她之前也曾想到,所以这回两种味道的都只尝试着做了一点,如果效果好,下回再多做些拿去卖。
王氏本来还想再几句,可转念想到上次的熏鱼,也就没再唠叨了,转身进厨房准备晚饭去了。
李荷把陶罐子搬到屋里,寻个阴凉的地方放置好,又学着俺咸菜时的样子,出去找了两块石头回来,压在罐子顶上。这些桃子要腌渍十天,等入了味,再拿出来晾晒。
王氏看着那半罐子盐,心疼极了,正巧李荷进厨房来帮忙,就支使她,“去摘些豆角回来。”
“哎,马上就去。”知道王氏心里不痛快,李荷好脾气地笑笑,二话不说转身就去了屋后的小菜园子。
自从上回王氏提到钱的事情,李荷就一直惦记着,生怕她再说起这个问题。她想过了,钱交给王氏,依着王氏的性子,肯定是捏在手里,只出不进的,到时候钱只会越来越少,还不如自己留着,给家里买些小鸡仔养着下蛋也好,再尝试着做其他的小买卖也罢,慢慢的,这些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第一桶金的成功给了极大的信心和鼓舞。
晚上睡觉的时候,王氏就把李荷俺渍桃肉干的事情告诉丈夫,“……那盐和糖多贵呀,她跟不要钱似的,一层一层的往上抹,我在旁边看着都心疼坏了。”
“孩子有这个心你就让她倒腾呗,那些东西都是她自个儿花钱买的,用了就用了,你怎么唠唠叨叨个没完没了。”李贵帮着卖熏鱼,挣了多少钱他心里有数,因而对二女儿也多了几分信任。
王氏听了恼火,伸手在丈夫腰上掐了一把,压低了声音怒道:“我闺女的钱买来的东西我这个当娘的就说不得啦,我还不是为了她好,你还嫌我唠叨。现在不说她,养成大手大脚的毛病,将来她怎么给人当媳妇管家啊,再说了,像咱们这样的穷人家更是要学会精打细算,手指缝露得那么宽,家都让败光了……”
王氏就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嘴皮子不饶人,可心里敞亮着。李贵原是想着,不过是几条鱼,也卖不了几个钱,孩子折腾几回看挣不到钱也就歇了心思了,所以他才没要李荷的钱,可没想到这小本买卖还做得有滋有味的,钱也挣钱了些,他才对李荷另眼相待。
当李荷提出要买小鸡仔回来养着时,他看二女儿时又更多了几分信任。不是一味的坐吃山空,而是懂得变通,用钱滚钱,挣得更多的钱。他很乐见这样的结果,也因为了解妻子的脾性,所以才一再阻止她,不准她在女儿面前提钱的事情。
然而和王氏这样的直脾气是不能硬碰硬的,李贵如往常那般憨憨地笑,说道:“你瞧着二妞那样子像是个不知深浅的吗?你只管把心放到肚子里去吧,不是有句老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有你这么个厉害的娘,二妞又能傻到哪里去。”
王氏一听就撑着胳膊抑起身子,抡起拳头就往丈夫身上招呼,“你说什么,你个浑蛋,敢说我是老鼠……”
话未说完,李贵已利落的翻身压到王氏身上,笑道,“他娘,睡不着咱们先做点别的吧。”
王氏脸上一热,半推半就的从了丈夫,还在他耳边小声提醒道,“你小点声儿,孩子们都没睡熟呢。”
第二天清早,神清气爽的李贵在吃了早饭后就去了后山砍树。
已经进入八月了,晨风中已经添了丝丝的凉意。趁着天气还好,要开始准备冬天用的柴火了。干枯的树枝毕竟不多,所以还要去砍树,把树干截成一段一段的,拖回家来,再用斧头劈开,放到太阳底下暴晒,等晒干了就可以收到柴房里去了,以备冬天生火做饭和烧炕取暖用。
李荷刚喂完鸡,沈蓉就过来了,她站在鸡窝前看着满地折腾的小鸡,道:“养得还行啊,我家那批小鸡个头也是这般大。”
“都是我娘在照看,我只管喂食,什么都不懂。”李荷关好鸡舍的门,去打水洗手。
沈蓉家办了个小小的养鸡场,在这方面很有经验,闻言笑道,“二婶子能干着呢,有她看顾着你就放心吧,待到明年二月这些鸡就开始下蛋了,到时候能收不少鸡蛋呢。”
可能是因为营养跟不上的缘故,李翠和李安个头都不大,身材也略些瘦弱了些,李荷早就盘算着,等这批鸡下了蛋,就给他俩每天蒸一个吃呢。
“我就盼着它们下蛋呢。”她笑了笑,道,“就怕养不好。”
沈蓉大方地道,“要有什么不妥的,你就只管去问我娘,咱们两家这么好,你也别不好意思。”
王氏领着李翠和李安去串门子去了,家里很安静。李荷和沈蓉两个人坐到西屋的炕上做针钱活儿。
在沈蓉的悉心指导下,李荷已经能缝个像样的荷包,尽管针角歪歪扭扭的,可荷包的模样是能看出来了,对此李荷表示很满足,沈蓉逗她,说你这手艺还不如个七、八岁的女娃娃呢。李荷也不恼,学不好就算了,她在这方面没天赋,还不如把心思放到别的事情上——比如挣钱。
对于此时的她来说,挣钱最有实际意义的事情。
腌渍了两天,清爽可口的炒西瓜皮李贵没尝到,李富让大儿子李山过来把他叫去了,并且留了他在家里吃饭。
李富把面前茄子炖油沫子推弟弟面前推了推,“你别净吃萝卜啊,也夹两口这个尝尝。”
李贵依言就夹了一筷子。
“咱们哥俩有多久没坐在一块儿吃饭了?”李富长长地叹了口气,有些伤感地道,“自从分了家,咱们两家来往就越来越少了,大哥惭愧啊,没照顾好你。”
李贵忙放下手里的筷子,诚恳地看着哥哥道,“大哥您快别这么说!爹娘刚走的时候,还是您养着我们一家呢,二妞看病的事情,也多亏了您,要不是您坚持,那孩子也没有今天……”
同样是爹娘的儿子,父辈留下的祖产,李贵就有权力享用。当年李贵在外头干活挣的钱都交给了母亲保管,王氏在家也跟着他们一起下地田干活,还和马氏轮着帮家里做饭,一家子都在家吃饭就是应该的,哪谈得上谁照顾谁,只是场面上的客套话罢了,李富心里明白。至于说给李荷看病,那更是情理之中的,李贵挣的钱全上交了,他女儿生病了,家里难道不应该出钱吗。
李贵来之前就已经预想了好几种可能,其中最有可能的就是重提帮李梅做媒的事情,现在李富旧事重提,一副内疚惭愧的样子,就更让他心里不安。他不是不明确自己的想法,是在想着,话要怎么说才显得合情合理的,又不伤兄弟感情。他也担心李富不知内情,只怕马氏的片面之词就要热心帮着她说项。
这时,马氏刚巧端着鱼汤上桌,还热情地招呼小叔子,“二小子捞的鱼,你尝尝鲜。”
“哎,累着大嫂您了。”李贵客气地道。
马氏眼珠子一转,就趁机坐在了丈夫身边,笑道:“他二叔,我听说你们家会做什么熏鱼,还拿到镇子上去卖呢,咱们一家处了这么多年,我还不知道弟妹有这一手呢,还是听旁人说起才知道,不然也好叫自家人先尝个鲜,我还没吃过那熏鱼呢。”
就这么大点地方,早晚都会知道的,李贵早就想好了托词,他温和地笑笑,道,“都是些上不了台面儿的东西,只是运气罢了,大伙喜欢,咱也挣了几个小钱,正好买几只小鸡回来养着下蛋。”
几只小鸡值不了多少钱,这么说马氏心里应该舒坦了吧,李贵心里暗想,他打定主意只字不提孩子,免得话题又绕李梅身上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是第一次写文,有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和不足之处,承蒙大家的喜欢和支持,这篇文文可以上架了,这对于我一个新写手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和安慰。在此,我真诚的向各位姑娘说一声“谢谢大家!”鞠躬~~
</p>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