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珞殇 - 第七章 一朝成名
天空泛起了阵阵暖色,霞光照在大地的每个角落,散去了人们朦胧的睡意,告知着新一天的开始。
这一天,雪儿早早的起了床。轻轻的打开关闭着的风窗,呼吸着清晨略带雾气的空气,心情格外舒畅。
这时,廊阁里传来清脆的脚步声,在雪儿的耳边回荡着。
雪儿微微勾起了嘴角,心知余婷来拜访了。
余婷轻叩下门,等待屋内的人开门。
门缓缓的开启,只见雪儿身着薄衣,显然刚醒不久。
吩咐下人准备好洗漱用品,余婷坐在红木桌旁的雕花木椅上,静静等待着。
待雪儿洗漱完毕,穿戴上轻便的男装。
余婷不由好奇问道:“为什么穿男装?”
雪儿轻笑了一下,轻启唇畔,答道:“其一,我年纪太轻,江湖险恶,人心难测,难免与上歹人,虽说我有一点从书上学来的毛皮武学护身,但难免势单力薄,如今没有皇家做依靠,自己更应小心,扮成小公子更安全。其二,因为我是诈死,为掩人耳目,以免发觉,虽说自己不得父皇宠爱,但若被他国人捉到以此要挟,难免皇家面子上过不去。其三,穿上男装更有涉足江湖的奇异感觉。所以我就如此了。”
余婷轻点了下头,微笑道:“的确如此,雪儿心思缜密,一点都不像一个十岁的小娃娃。”
被她如此一说,雪儿掩饰般的笑了一下:是啊,四年了,弹指一瞬,若还在现代,想必已经上高中了吧?也不知亲人都如何了虽然他们对我不甚关心,但毕竟是有很深的感情的。
旋即自己又甩了下头:过去的就过去了,多想无益。
余婷没有察觉到雪儿的异样,犹自说着:“今日我已向父母亲禀明,言说你是从他地来这寻亲,对京城不熟,这段日子我可以带你四处游玩,可好?”
“如此那便太好了!雪儿谢过婷姐姐。”
正当这时,兰霜也准备好了,听到雪儿和余婷的谈话,兰霜也面带喜色。
于是,我们一行三人,就这样离开了余府,向街市走去。
“对了,婷姐姐。”雪儿似是想起了什么,对余婷说道。
“何事?”
“婷姐姐以后便叫雪儿忻儿吧,雪儿已经成为过去了,好么?”
“好,忻儿。姐姐以后便这样唤你。”
“谢谢婷姐姐。”
紧随二人身后的兰霜望着这繁华的街市不自觉地感叹道:“好热闹啊!”
余婷似是反应过来什么似的,应和道:“兰霜有所不知,今日是一年一度的诗会。”
兰霜来了兴致,拉着雪儿的袖子说道:“少爷(雪儿吩咐这么叫的),咱们也去看看吧。”
雪儿轻点了下头:“好,就依兰霜姐姐的。”
只见一位中年男子庄重的站在那里,声音嘹亮地对着台下的一众人说道:“各位,京城一年一度的诗会就要开始了,想必大家规则已经清楚了,即先报名,然后由李大人设题,再由选手题诗,最后由大家论评。”
随后他顿了顿,说道:“李大人已经入场,现在可以报名了,大家注意秩序。”
“李大人想必忻儿也听说过,正是当今太子的老师。”余婷伏在雪儿耳边说道。
雪儿轻点了下头,道:“有所耳闻。婷姐姐,忻儿也想去参赛,您等我摘得头魁。”
于是雪儿在余婷和兰霜错愕的目光中纵身来到了报名的地点。
在现场的人虽多,但真正参加比赛的人却不多。雪儿站在队尾,静静等待着。
最后,轮到了雪儿报名。签记的人嘲弄般的笑了笑:“小娃娃来凑什么热闹,快回家去玩吧,免得让人笑话。”
雪儿轻笑了笑,冷言道:“比赛有明文规定不让小娃娃参赛吗?若没有,我便是有资格的。”
签记的人愣了愣,似乎被雪儿的气势吓到了,半晌才说道:“好,那便放你上去,看你怎么在台上出丑。”
于是在台上的人群中,不和谐的站了一个小小的身影。
台下的人一副看好戏的样子望着雪儿,李大人也微微错愕了一下,后又恢复了一贯的淡然。
台上的锣鼓敲了三下,中年男子宣布道:“现在比赛正式开始。”
经由士人安排,选手都落了座,座前的实木桌上铺好了一张整洁的宣纸和摆放整齐的砚台毛笔。
见众人都已落座,中年男子说道:“有请李大人赐题。”
李大人站起身,说道:“此次就以明月为题吧,希望各位尽情发挥,现在各位可以落笔了,各位的时间有一炷香。”
雪儿略一迟疑,想起苏轼那首众人都耳熟能详的《水调歌头》,提笔便写,自认毛笔字不差,又因月朝都为简体字,自己对夺魁是势在必得。
在人群中,兰霜和余婷二人对视了一下,都瞥见了对方眼中的忧心。
一炷香时间过了,锣声又敲了三下,中年男子高声道:“比赛结束,各位选手请停笔。”
这时雪儿已抬首,看见了周围人的摇头叹息。她兀自微微勾起唇畔:这次,自己赢定了。
中年男子挨桌拾卷,然后将卷中所写依句诵读,台下之人听罢后都摇头叹息:“他们的诗无法与京城的三大才子和才女允泓相提并论,可惜可惜,他们向来不喜太过招摇,看来今日要扫兴而归了。”
而这时台上作品未宣读也只剩雪儿一人众人一看是个年仅十岁的小公子,眼中的失望更深了,甚至带了些嘲讽的意味。
中年男子提起纸卷,眼中忽然明亮起来,高声诵读道: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台下忽然安静下来,过了一会儿,台下爆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连李大人都忍不住为雪儿喝彩。
台下的人不约而同地说道:“这位小公子虽然年纪轻轻,但却才高八斗。甚至比三大才子和才女允泓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如将小公子也列为才子之列与山川公子,梨园公子,和武林盟主并称为才子。”
台下响起一片应和声。
这时李大人适时地站起来,朗声说道:“想必小公子乃众人心之所向,不知公子姓甚名谁,年方几何,家在何处?”
雪儿应道:“在下名为丛忻,今年刚满十岁,居无定所,现暂居皇商余府之处。”
“不知小公子可否当这四大才子之一?”
“若能得此封号,乃是在下之幸。”
“不知小公子可有字?可今日由我李某为小公子予以封号?”
“荣幸之至。丛忻字向云。”雪儿想起那句“心向青天,直指云霄”便随意为自己取了此字。
“那今日便由李某做主,唤为‘向云公子’,如何?”
“谢大人赐号,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雪儿顺水推舟。
于是台下的群众高喊:“向云公子,向云公子…”
体会着众星拱月的欢乐,雪儿潇洒地下了台,走向了余婷和兰霜。
这天诗会过后,满京城都记住了这个传奇般的名字,年仅十岁就成为四大才子之一的“向云公子”丛忻……“
天空泛起了阵阵暖色,霞光照在大地的每个角落,散去了人们朦胧的睡意,告知着新一天的开始。
这一天,雪儿早早的起了床。轻轻的打开关闭着的风窗,呼吸着清晨略带雾气的空气,心情格外舒畅。
这时,廊阁里传来清脆的脚步声,在雪儿的耳边回荡着。
雪儿微微勾起了嘴角,心知余婷来拜访了。
余婷轻叩下门,等待屋内的人开门。
门缓缓的开启,只见雪儿身着薄衣,显然刚醒不久。
吩咐下人准备好洗漱用品,余婷坐在红木桌旁的雕花木椅上,静静等待着。
待雪儿洗漱完毕,穿戴上轻便的男装。
余婷不由好奇问道:“为什么穿男装?”
雪儿轻笑了一下,轻启唇畔,答道:“其一,我年纪太轻,江湖险恶,人心难测,难免与上歹人,虽说我有一点从书上学来的毛皮武学护身,但难免势单力薄,如今没有皇家做依靠,自己更应小心,扮成小公子更安全。其二,因为我是诈死,为掩人耳目,以免发觉,虽说自己不得父皇宠爱,但若被他国人捉到以此要挟,难免皇家面子上过不去。其三,穿上男装更有涉足江湖的奇异感觉。所以我就如此了。”
余婷轻点了下头,微笑道:“的确如此,雪儿心思缜密,一点都不像一个十岁的小娃娃。”
被她如此一说,雪儿掩饰般的笑了一下:是啊,四年了,弹指一瞬,若还在现代,想必已经上高中了吧?也不知亲人都如何了虽然他们对我不甚关心,但毕竟是有很深的感情的。
旋即自己又甩了下头:过去的就过去了,多想无益。
余婷没有察觉到雪儿的异样,犹自说着:“今日我已向父母亲禀明,言说你是从他地来这寻亲,对京城不熟,这段日子我可以带你四处游玩,可好?”
“如此那便太好了!雪儿谢过婷姐姐。”
正当这时,兰霜也准备好了,听到雪儿和余婷的谈话,兰霜也面带喜色。
于是,我们一行三人,就这样离开了余府,向街市走去。
“对了,婷姐姐。”雪儿似是想起了什么,对余婷说道。
“何事?”
“婷姐姐以后便叫雪儿忻儿吧,雪儿已经成为过去了,好么?”
“好,忻儿。姐姐以后便这样唤你。”
“谢谢婷姐姐。”
紧随二人身后的兰霜望着这繁华的街市不自觉地感叹道:“好热闹啊!”
余婷似是反应过来什么似的,应和道:“兰霜有所不知,今日是一年一度的诗会。”
兰霜来了兴致,拉着雪儿的袖子说道:“少爷(雪儿吩咐这么叫的),咱们也去看看吧。”
雪儿轻点了下头:“好,就依兰霜姐姐的。”
只见一位中年男子庄重的站在那里,声音嘹亮地对着台下的一众人说道:“各位,京城一年一度的诗会就要开始了,想必大家规则已经清楚了,即先报名,然后由李大人设题,再由选手题诗,最后由大家论评。”
随后他顿了顿,说道:“李大人已经入场,现在可以报名了,大家注意秩序。”
“李大人想必忻儿也听说过,正是当今太子的老师。”余婷伏在雪儿耳边说道。
雪儿轻点了下头,道:“有所耳闻。婷姐姐,忻儿也想去参赛,您等我摘得头魁。”
于是雪儿在余婷和兰霜错愕的目光中纵身来到了报名的地点。
在现场的人虽多,但真正参加比赛的人却不多。雪儿站在队尾,静静等待着。
最后,轮到了雪儿报名。签记的人嘲弄般的笑了笑:“小娃娃来凑什么热闹,快回家去玩吧,免得让人笑话。”
雪儿轻笑了笑,冷言道:“比赛有明文规定不让小娃娃参赛吗?若没有,我便是有资格的。”
签记的人愣了愣,似乎被雪儿的气势吓到了,半晌才说道:“好,那便放你上去,看你怎么在台上出丑。”
于是在台上的人群中,不和谐的站了一个小小的身影。
台下的人一副看好戏的样子望着雪儿,李大人也微微错愕了一下,后又恢复了一贯的淡然。
台上的锣鼓敲了三下,中年男子宣布道:“现在比赛正式开始。”
经由士人安排,选手都落了座,座前的实木桌上铺好了一张整洁的宣纸和摆放整齐的砚台毛笔。
见众人都已落座,中年男子说道:“有请李大人赐题。”
李大人站起身,说道:“此次就以明月为题吧,希望各位尽情发挥,现在各位可以落笔了,各位的时间有一炷香。”
雪儿略一迟疑,想起苏轼那首众人都耳熟能详的《水调歌头》,提笔便写,自认毛笔字不差,又因月朝都为简体字,自己对夺魁是势在必得。
在人群中,兰霜和余婷二人对视了一下,都瞥见了对方眼中的忧心。
一炷香时间过了,锣声又敲了三下,中年男子高声道:“比赛结束,各位选手请停笔。”
这时雪儿已抬首,看见了周围人的摇头叹息。她兀自微微勾起唇畔:这次,自己赢定了。
中年男子挨桌拾卷,然后将卷中所写依句诵读,台下之人听罢后都摇头叹息:“他们的诗无法与京城的三大才子和才女允泓相提并论,可惜可惜,他们向来不喜太过招摇,看来今日要扫兴而归了。”
而这时台上作品未宣读也只剩雪儿一人众人一看是个年仅十岁的小公子,眼中的失望更深了,甚至带了些嘲讽的意味。
中年男子提起纸卷,眼中忽然明亮起来,高声诵读道: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台下忽然安静下来,过了一会儿,台下爆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连李大人都忍不住为雪儿喝彩。
台下的人不约而同地说道:“这位小公子虽然年纪轻轻,但却才高八斗。甚至比三大才子和才女允泓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如将小公子也列为才子之列与山川公子,梨园公子,和武林盟主并称为才子。”
台下响起一片应和声。
这时李大人适时地站起来,朗声说道:“想必小公子乃众人心之所向,不知公子姓甚名谁,年方几何,家在何处?”
雪儿应道:“在下名为丛忻,今年刚满十岁,居无定所,现暂居皇商余府之处。”
“不知小公子可否当这四大才子之一?”
“若能得此封号,乃是在下之幸。”
“不知小公子可有字?可今日由我李某为小公子予以封号?”
“荣幸之至。丛忻字向云。”雪儿想起那句“心向青天,直指云霄”便随意为自己取了此字。
“那今日便由李某做主,唤为‘向云公子’,如何?”
“谢大人赐号,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雪儿顺水推舟。
于是台下的群众高喊:“向云公子,向云公子…”
体会着众星拱月的欢乐,雪儿潇洒地下了台,走向了余婷和兰霜。
这天诗会过后,满京城都记住了这个传奇般的名字,年仅十岁就成为四大才子之一的“向云公子”丛忻……“</p>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