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唐 - 分卷阅读18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作者有话要说:  李从嘉:你快回来我一人承受不来

    释雪庭:再唱下去死人都要让你唱活了。

    李从嘉:算了,你不回来我就去找你好了。

    释雪庭:想清楚哦,如果你喜欢打野战的话……这里的确比西域气候好一点,在外面也不怕冻着你。

    李从嘉:?????

    第140章

    周宗很想问问李从嘉是不是脑有疾, 七岁的太子, 监国?

    这是在逗他吗?

    李从嘉看周宗十分惊讶的表情, 叹气说道:“天有不测风云,若是有个万一……至少大郎登基也能少些阻力, 届时就靠首辅辅佐大郎了呀。”

    周宗听了差点给李从嘉跪下,他有些不淡定地说道:“殿下不看好此行吗?若是如此,殿下何必执意过去?”

    李从嘉见周宗情绪不对连忙说道:“我只是预防, 预防, 完事不算胜先算败才比较有退路,孤注一掷是逼不得已时的选择。”

    周宗低头看了看李仲寓说道:“太子殿下……尚且年幼, 监国……”

    李从嘉微微一笑:“我只要他出现在政事堂,不是十分要紧的事情,你们多教教他,言传身教,我自己都没有经验, 做的不好, 自然要仰仗你们了。”

    周宗眉头舒展,在他看来李从嘉这是在借机给李仲寓刷存在感, 顺便让李仲寓接受一下内阁政事氛围的熏陶。

    他自然是举双手双脚赞同, 然而其他人……

    周宗决定去替李从嘉说服一下内阁其他大臣,然而让他意外的是, 其他人居然都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

    其中韩熙载是最赞成的,他也有自己的想法,眼看着他就要致仕, 他致仕之后,韩俦现在算是韩家官职最高的,然而韩熙载也说不好他能不能入阁。

    入阁这种事情不仅要凭借本事,还要有一点点运气,现在大唐看上去似乎能够入阁的人不多,但那是因为李从嘉自己就很年轻,他自己的人还没培养起来。

    在过个十几二十年,他的人成长起来,正好跟韩俦竞争,到时候韩俦能够走到什么高度不好说,而韩熙载也因为致仕并不能给他帮助,甚至如果那个时候他已经去世,就更加没用。

    冲着他的面子,韩家在李从嘉这一朝能够得到一些优待,然而等将来李仲寓登基,韩家若是没有出彩的人,那就只能越来越边缘,韩熙载准备趁着太子年幼,先刷刷好感度,至少让他能够想起韩家这个家族。

    其他人想法也跟韩熙载差不多,大概就是提前投资,他们也看出来了,李从嘉的继承人如果不出大意外那就肯定是李仲寓,而李从嘉对李仲寓的培养也十分尽心,既然如此不趁着太子年幼投资感情,还等啥时候?

    李从嘉让李仲寓监国的事情传到了周娥皇那里,周娥皇不得不亲自来找了他一趟说道:“殿下为何让大郎监国?他毕竟还小。”

    李从嘉对她就没有那么多解释,只是说道:“内阁那边已经同意,你也不要担心,至于其他……不要多管,我在与不在都没什么区别,跟以往一样就行。”

    周娥皇心里一突,她听出了李从嘉话里的警告之意,然而她没想明白的是,李从嘉在警告什么?她自觉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周娥皇的疑问是周夫人回答的,毕竟是亲妈,直接就说道:“殿下是在告诉你,别以为太子年幼你就可以母后临朝。”

    周娥皇心跳加快,母后临朝这四个字让她有些激动有些紧张,似乎有些想去做,却又不敢。

    周夫人到底了解女儿,低声说道:“别做傻事,回头若是连累大郎,得不偿失。”

    周娥皇冷静下来,这才想到李从嘉只是出征,并不是……政事她依旧没有插手的余地,只能平静一下心情说道:“我之前从未做出过这种事情,他居然如此防我。”

    当然这句话是对周夫人说的,她跟李从嘉的关系……李从嘉不防着她才奇怪,现在她唯一欣慰的就是李从嘉跟李仲寓感情很好,或许李从嘉真的把李仲寓当成了儿子也说不定。

    周夫人果然不疑有他,只是安抚说道:“殿下这也是先……嗯,先说清楚也是对你有维护之意,若是你行差踏错做出这种事情,到时候纵然他不怪罪你,朝臣也不会放过你的。”

    周夫人本来想说李从嘉这是先小人后君子,但是后来想了想觉得这句话对李从嘉不太尊敬,只好换了一种说法。

    周娥皇心中没什么想法,只要李从嘉对她儿子好,她什么都可以忍。

    李从嘉的出行仪仗让他自己削了又削,直削到礼部几乎满地打滚的不同意,就连内阁都抗议才罢休。

    礼部因为这个加班加的都快想死了,李从嘉也不是折腾他们,主要是之前这些人制定出来的各种礼制什么的,比之皇帝也差不到哪儿去了,虽然谁都知道,李从嘉就等着拿下长安登基为帝,但现在毕竟不是,所以李从嘉就用这个理由开始砍。

    刚开始大家也觉得是那么个意思,然而李从嘉大概是砍上瘾了,就差他轻车从简出行,那怎么行?好歹唐王出行的仪仗代表的是唐国的脸面好吗?不能让人看扁!

    李从嘉无奈只能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他也不是不好面子,如果不着急,他也会希望怎么华丽怎么来,怎么撑气场怎么来。

    然而之前的仪仗,李从嘉看完之后觉得,估计走半年他都到不了前线,或者是等他到那里了,仗都打完了!

    那他带着军队是过去干嘛的?西域到中原多日游?

    现在勉强看着出行人员数目没那么庞大,不会太拖累行进速度,那就可以。

    出行人员不多,需要准备的时间也就没那么多,然而李从嘉划下的七天时间也是要了礼部各人的老命,恨不得一天有二十四个时辰干活!

    李从嘉也很感慨,七年前他刚到西域的时候,想要去什么地方,说了就直接带人走,现在居然还要准备那么长时间!

    不过更让他感慨的是,穿过来眼看着就快十年了,就连这具身体都快要奔三,时间过的也是很快。

    他还没感慨多久,礼部终于是过来告诉他,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东西,就等他触发了。

    出发的时候还有一套仪式要做,等都搞定走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拖着大队没走多远就要停下来扎营,毕竟在西域并不适合赶夜路,一旦太阳落山,昼夜温差足以冻死人,必须赶日落之前搭好帐篷,弄好晚饭吃完该休息的休息,该巡逻的巡逻。

    李从嘉这次出征带的是杨新和周晔,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两个人他是要重点培养的,不过很多人都不把杨新当做对手,实在是杨新的短板很明显,他缺失的童年教育不是后来想补就能补上来的,对比起来周晔似乎更加有竞争力一点。

    然而他们谁都没想过,只要周晔没有特别逆天的功劳,李从嘉都不准备让他入阁,如果周宗仅仅是首辅,那么周晔入阁也没问题,然而他们还是国戚,周晔跟李仲寓是表兄弟关系,这就不好了,周家一脸两代恩宠,容易出事情。

    韩俦也不行,韩俦偏向性太明显,他适合做外交官,并不适合做阁老,其实李从嘉还是很看好杨新的,除了这几个人之外,他最看好的是师行一的一个小徒弟罗子言,只不过如今罗子言官位太低,李从嘉想要用他,就必须让他按部就班的升职刷履历。

    不过罗子言的出现让他心情很好,罗子言是个代表,这代表着师行一那个书院的学生已经开始慢慢步入朝堂,过不了多久,就能成为朝上的中坚力量。

    李从嘉正在琢磨着若是韩熙载乞骸骨的话,他要不要再调个人入阁的时候,一直坐在他下手看书的杨新忽然问道:“殿下,我师父……是真的没事了吗?”

    杨新都快要把自己憋死了,释雪庭的来信只是报平安,具体什么都没说,而杨新因为地位的关系,连这一句报平安的话都没有看到,作为弟子,杨新怎么会不担心释雪庭?

    只是之前看李从嘉不像是很紧张的样子,他就忍了下来,现在营帐之中就他们两个人,哦,还有春生和桃符,不过他们两个也是熟人了,杨新也就不藏着掖着,果断问了出来。

    李从嘉放下手中的毛笔,接过春生递过来的布巾擦了擦手之后笑道:“我以为你已经不担心了,怎么现在才想起来问?”

    杨新抓了抓头说道:“之前大家都忙,而且我问了也都告诉我不会有事情,可是再问他们也说不出什么来,我就……”

    李从嘉无奈说道:“不要怪大家,实在是……就连我都不知道国师如今在什么地方,他只说自己平安,不说在哪里,若是告诉我,或许我还能判断一二。”

    好在杨新也并不是非要知道释雪庭的位置,只要知道他平安就好。

    不过李从嘉跟释雪庭似乎总是有一种默契存在,他刚说不知道释雪庭的位置,释雪庭就给他寄来了一封信,并且是私人信件,告诉他自在哪里。

    李从嘉拿到信之后,发现这次的信件并不简短,除了告诉他自己在哪里之外,还告诉了李从嘉,不要费心费力的在枢密院中找奸细了,因为他已经知道是谁告密。

    那是个李从嘉之前万万想不到的人——冯鹤荣!

    李从嘉看到这三个字的时候一阵茫然,冯鹤荣?怎么可能?他怎么会知道释雪庭的行军路线?

    就算冯延巳还活着都未必能够知道这些东西,冯鹤荣身上没有任何官职,纨绔子弟一个,怎么会知道这些?

    然而释雪庭既然已经给出了结论,那么他肯定早就调查过,李从嘉继续看下去之后,才知道,冯鹤荣的确是没有资格知道这些事情,然而冯家总还有些门生故旧,李从嘉也不可能一刀切的将跟冯家有关的家族全部都赶出朝堂。

    冯鹤荣要知道消息就十分容易了,后来的事情也很简单,冯鹤荣眼见事情不好,直接抛下了家族里的其他人,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一路跑到了北周,北周还有冯家分支,到了那里之后,冯鹤荣凭借着自己知道的情报在北周还混了个官当。

    释雪庭的行军路线自然也就不再变的隐秘,甚至北周也知道,之前唐国摆出来要跟辽国死磕的架势都是假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想要的是长安!

    虽然长安如今有各种不便利,地形和漕运都不好解决,可那毕竟是自己的地盘,北周不可能轻易让出来,而且跟契丹打他们打不赢,合计一下打西唐还是有把握的,所以就直接打了。

    李从嘉看完信之后,心里对冯鹤荣恨得不行,觉得之前对冯家的处理也实在是太过轻松。

    他坐在案几前半晌,抬头对杨新说道:“来,帮我拟旨。”

    杨新听了差点把手中的书扔出去:“什……什么?”

    李从嘉挑眉问道:“我没说清楚?”

    杨新连忙摆手:“不……不是,我是想说,我去把周舍人叫来吧。”

    李从嘉看了一眼沙漏说道:“不必了,时间不早,他想必已经睡下,明早还要赶路。”

    杨新苦着脸说道:“可是我不会啊。”

    李从嘉只好说道:“旨意都是有固定格式的,用词也有讲究,并不难……”他说到一半,想到那些讲究的用词,杨新还真未必会知道,毕竟很多词语表面上看是一个意思,实际上是另外一个意思,他只好说道:“这样,我说,你记,明早交给周晔重新整理一份。”

    杨新顿时松口气,他现在的确是在补文化课,然而拟旨这种事情太高端,他还没补到那里。

    好在杨新现在的书法倒也还不错,书写速度也跟得上,李从嘉试探了两句之后,就放心一边思索一边说,完全不再去顾虑杨新的写字速度。

    他这次下旨主要就是让枢密院继续严查,虽然释雪庭说这次的奸细并非出自内部,但是在李从嘉看来,这也是枢密院内部监管不严。

    什么是机密?机密就是父母妻儿皆不能言,除非有一天这件事情不再是秘密,否则就必须烂在肚子里,隐瞒一辈子!

    冯鹤荣那么轻易就能得到消息,别人是不是也能得到消息?这年头,叛徒并不是只有那么一两个,只要有国外势力想要得到消息肯下本钱挖,总会有人抵挡不住诱惑,说出去。

    李从嘉倒也没要求枢密院所有人都能做到守口如瓶,然而至少中高层是必须能够做到的吧?要不然李从嘉开那么高的工资,难道是为了养奸细玩?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