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唐 - 分卷阅读28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释雪庭深以为然。

    第二天释雪庭就跑到工部去打劫,搞得工部尚书都跑来找李从嘉哭诉,李从嘉忍笑说道:“别急,国师给钱了吗?”

    工部尚书苦逼兮兮说道:“给是给了,但是那些东西都是我们需要用到的,没有了就要专门定制,国师若是需要,我让人去定就是,何必来抢呢?”

    是的,释雪庭干脆就当了一回强盗,当然也不是什么东西都没给工部留,否则工部尚书早打上国师府了。

    李从嘉只好说道:“是我让国师去拿的,国师另有用途,你们不要闹,先去找人定制好了,钱不够就从内库走。”

    工部尚书:……

    工部尚书回去,朝堂上就开始有了皇帝喜欢做木匠活的流言,刚开始还好,后来愈演愈烈,就连内阁辅臣看着他都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李从嘉看他们憋得难受干脆说道:“国师在民间发现了一位奇人,那些东西都是要给奇人用的。”

    范质松了口气,皇帝没有喜欢当木匠就好,魏仁浦问道:“是哪位奇人?为何不干脆将他吸纳进朝廷,直接去工部嘛,工部的东西岂不是更全?”

    李从嘉撇嘴:“奇人总是有点脾气的,他要是愿意进,我又何必如此迂回?国师之前无论如何说情,对方都未曾点头同意,我只好先出此下策,若是此人能够成功,说不定过些年之后,大唐百姓在苦寒天气里就能保得一命!”

    众人都很好奇,然而李从嘉却怎么都不肯说,毕竟现在羊绒线八字还没一撇,只是出来一个很小很简单的雏形,现在嚷嚷的满天下都是,万一短时间内无法纺织成型呢?那他的脸岂不会很疼?

    跟朝臣们解释完毕之后,李从嘉回去就愤怒地对释雪庭说道:“都怪你,我让你去工部要,你干嘛要抢啊!害得我还要跟大家说我不想去做木匠,没打算不务正业!”

    释雪庭一脸无辜:“我也不想啊,工部尚书就是个饕餮,我按照市价的双倍价格给他,他都不给我,那我只好抢了。”

    李从嘉……李从嘉深深怀疑释雪庭如果不当和尚,是不是去当土匪更合适?

    释雪庭见李从嘉鼓着一张脸不说话,只好说道:“已经都布置好了,织娘们跟公输先生在一个庄子却不在一个院子,相隔很远,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另外我选了两个聪明伶俐的童子,打算回头送给公输先生,供他驱使,如果公输先生看得上,受这两个童子做徒弟也不错。”

    李从嘉知道释雪庭选出来的人肯定是从收养的孩童里选中的,这些孩子天然就向着释雪庭,公输老头如果肯教他们,那真是天大的喜事。

    李从嘉批完折子之后直接就跟着释雪庭又去了一遍兴化坊,公输老头家的门板已经重新装上了,依旧很破,李从嘉这次学乖了,死活都不肯碰那个门板,准备等释雪庭敲门,结果释雪庭敲都没敲居然直接进去了?

    李从嘉跟着进去之后,发现公输老头正在拿着一把刻刀在雕刻着什么,抬头看了一眼释雪庭和李从嘉,放下手中的活计面无表情地说道:“之前我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我想做什么自己自然会做,你们让我做的东西我未必愿意做,回去吧。”

    李从嘉笑着说道:“我知先生为何心忧,我也不说那些大话,只请先生跟我们走一趟,说不定到时候您就改变主意了呢?”

    公输老头头都不抬地说道:“不去。”

    释雪庭开口说道:“先生走这一趟必不会后悔。”

    释雪庭之前都称呼公输老头为老丈,现在也跟着李从嘉改了称呼,不过他觉得也没什么问题,达者为先,称呼公输老头一声先生也算不得什么。

    公输老头犹豫了一下这才说道:“有酒吗?”

    释雪庭合掌说道:“美酒管够。”

    公输老头立刻说道:“走!”

    为了美酒他走一趟也就走一趟了,只是他没想到这一趟就直接出了城,如果不是最后看到了那座不小的庄园,他都要怀疑这两个人把他带到一个偏僻地方威逼利诱了。

    公输老头在见到那一整个专门为他定制的院子的时候,整个人都愣在原地,那些工具他都知道是什么,也知道怎么用,可是却从来没有过,这种东西是消耗品不说,价钱奇贵,并不是他能买得起的。

    李从嘉等他回神才说道:“古有三顾茅庐,如今我和法师加起来也算得上是三顾茅庐了,当然除了这一点之外,我觉得诚意也很重要,我让你看这个就是想告诉你,我不怕时间长,只要你愿意研究,我就能够提供最好的条件给你。你若不相信,我们完全可以签订文书,先签个十年怎么样?当然文书条款需要细细研究,最粗略的就是我为你提供场地和工具,你研究出来的东西归我所有,如何?”

    李从嘉说完看了一眼公输老头,发现这老头居然已经热泪盈眶了,李从嘉有些不知所措地看了一天释雪庭,释雪庭刚想说什么,那边公输老头就一擦眼泪转头对李从嘉恶狠狠说道:“我要求一日三餐有酒有肉!”

    李从嘉一口答应:“没问题!”

    公输老头直接坐在院子里说道:“那我今天就不走了,文书什么的也不用准备,我看不懂!”

    李从嘉:这……这就行了?你们搞科研的都这么干脆利落的吗?

    第209章

    公输老头进入工作状态的速度快的惊人, 李从嘉只说了一句没有的直接说, 能满足的都满足, 公输老头就开始查看各种工具,顺便还把李从嘉跟释雪庭从院子里轰了出去, 理由是怕他们什么都不懂,弄坏工具?

    李从嘉站在院子的月亮门外面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释雪庭站在旁边说道:“既然他同意了, 我明天就让那两个童子过来。”

    李从嘉沉思了一下说道:“还是让他签订一份文书吧, 直接把织机的专利买下来,对他对我们都有好处。”

    释雪庭点了点头, 回头看看那个院子说道:“之前那个织机是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公输老头给弄出来的,依靠都是他手里那点有限的工具,现在东西齐全了,进度应该不会慢。”

    李从嘉有些疑惑:“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帮你?”

    释雪庭一边带着他往外走一边说道:“他哪里是帮我?他帮的是那些织娘,之前我招手艺娴熟的织娘的时候, 因为名额有限, 那些织娘险些打起来。”

    李从嘉皱眉:“长安城都已经变成这样了吗?”

    释雪庭摇头:“只有兴化坊,别的坊的织娘都有稳定的客源或者是本身就为大的布行织布, 兴化坊的那些织娘许多年纪都比较大, 手艺比不上外面的,自然收入也不行。”

    李从嘉点了点头, 倒是没觉得释雪庭找这些人有什么问题,毕竟羊绒纺线是一种全新的东西,其实只要熟悉织机就行, 应该也不需要特别特殊的手艺。

    李从嘉看了看天色说道:“希望公输老头动作能快一点,这样羊绒纺线能够加大产量,也能招收更多的织娘。”

    释雪庭说道:“公输先生再快今年也用不上这东西了,只能明年开始推。”

    李从嘉笑道:“谁说的?大唐这么大,总有更冷一点的地方,关外不就是很好的推广的地方吗?”

    释雪庭一想也是,中原的春天来得早,而越往北的地方越是寒冷,他觉得如果不是担心契丹发现羊绒能保暖,李从嘉甚至会想在契丹先推广。

    李从嘉盘算着大概用两年的时间打开市场,但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羊绒足够的基础上,现在就看鸿胪寺那边够不够给力了!

    期盼鸿胪寺能够跟契丹谈好价格做好引进准备的李从嘉,一回去就被糊了满脸的恶意。

    “什么?契丹不同意?为什么不同意?你们给的价格太低?”李从嘉有些诧异,契丹这是抽什么风?

    鸿胪寺卿苦着一张脸说道:“不知道,契丹那边的态度很坚决,就是不同意。”

    李从嘉皱眉,总觉得不应该,难道耶律贤是觉得签了文书就要跟着大唐走了?怎么可能?都不是小孩子了,国与国之间哪个不是一边脸上笑嘻嘻,一边手里拿着刀子?

    必要的时候说翻脸就翻脸,契约这种东西不过是表面上的和谐而已。

    李从嘉想了想说道:“也不用太着急。”

    反正现在还没打算去打高丽,毕竟是冬天,那边因为地处渤海湾跟外海交界处,所以天气很冷的时候海也是会结冰的,而且这么冷的天不适合打仗,就算不管高丽人,李从嘉还心疼自己人呢。

    李从嘉回去之后跟释雪庭商讨了一下,释雪庭忽然说道:“到了开春的时候或许他们就会同意了。”

    李从嘉有些茫然地看着他:“啊?”

    释雪庭说道:“我只是猜测,羊毛这种东西对于牧民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用处,甚至可以说是废物,但是你现在去收羊毛,牧民只会觉得大唐想要让他们将羊毛都剃掉,间接导致羊被冻死,这样的打击对于牧民来说太大,契丹再怎么强盛也抵抗不住。”

    李从嘉:=口=!

    他都没想到这一点!仔细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于是他直接让春生去通知鸿胪寺卿,让他们先跟契丹签订文书,至于羊毛的交付时间可以延迟到明年天气回暖之后。

    鸿胪寺有些奇怪李从嘉为什么加了这么一条,在他看来这样一条其实很无足轻重,因为到现在羊毛和羊绒也没有出现成品,本来他们也没打算立刻大批量买进来。

    鸿胪寺重新派人去跟契丹商议,结果让鸿胪寺意外的是契丹这次居然同意了,在签订契约的时候还意外多说了一句:“陛下说了,这次大唐与高丽之间的纷争契丹不会再插手。”

    李从嘉听了之后不由得微微一笑,他就知道无缘无故跑去买羊毛和那边的织机,契丹人肯定会起疑,但是如果在这个时间点的话,耶律贤反而会觉得大唐是担心契丹会从中作梗,所以在用钱财贿赂——买一些没用的废羊毛回去,不是贿赂是什么?

    最主要的是价格在耶律贤等人看来十分高,有一种大唐在给他们送钱的感觉。

    李从嘉没有着急要羊毛,只是先让契丹将织机送了过来,然后直接送到了庄子上,交给了公输老头。

    公输老头最近在研究纺织羊绒线的织机,这两种织机类型不同,李从嘉还担心让他扔下研究到一般的织机他会不高兴,无论是谁工作到一半被打断估计都不会太高兴。

    然而公输老头却很好说话,直接收下之后还兴高采烈的说道:“我还没见过这种织机,让我先研究研究。”

    李从嘉这才放心,然后就放心的开始准备东征事宜。

    这次东征跟以往不一样,以往都是在陆地上,毕竟这次是海战,准备的物资需要特别注意,唯一的好处就是省下了后期辎重队伍,毕竟粮草都跟船走了。

    李从嘉在他们准备粮草的时候特地说道:“多准备一些青桔。”

    户部尚书十分疑惑地看着李从嘉,李从嘉说道:“长期呆在穿上容易患坏血病,虽然高丽距离咱们这里不远,但是也准备一些吧,而且水军大部分时间都在穿上,这个以后算上军需必备。”

    户部尚书习惯性的又去问了问郎中,得知的确会有怀血症,但是青桔是不是管用他们就不知道了。

    户部尚书知道会有怀血症就决定按照李从嘉所说的去做,唯一需要发愁的就是青桔这东西……现在没有啊。

    李从嘉知道之后想了半天说道:“没有的话,苹果也行。”

    他之所以说是要青桔,主要是因为柑橘类的水果维生素比别的水果更多一些,如果实在没有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东征高丽的准备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粮草大批量的从南方往北方运,李从嘉干脆就启用了海运,因为是军需,并没有影响到普通人的漕运,所以一开始根本没人反应过来,或者说也没人关注这个。

    李从嘉看着下面报上来的数据说道:“这个速度比走运河或者长江黄河都要快一些,可以准备开始宣传了。”

    李从嘉所谓的宣传其实就是最简单的四处散播各种流言,而且是各种不一样的流言,说实话,李从嘉其实对于舆论战其实不怎么熟悉,然而就他知道的那一点拿到这个时代就足够将民众的舆论往他想要的方向引导了。

    于是快要到囤年货的时候,整个大唐比较发达的地区都知道海运比陆运要方便,尤其是那些沿海州府,当然李从嘉主要针对方向就是沿海州府,毕竟就算再怎么跟内陆老百姓说海运的便利,他们也只是有一个浅薄印象,并不会有多么深刻的了解。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