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为官路 - 分卷阅读7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卜元豹应声,“是。”随即骑马迅速离开。

    而后李玙又道:“元义,你去告知临丰县县令,让他带人来收尸。”

    席元义:“是,三公子。”

    卜元虎正在伪装那些尸体,掩盖不了痕迹的,都毁尸灭迹去。

    忽然,他指指地上那具比较特殊的尸体,那个亲手杀了明二,为儿报仇的陌生大汉,“三公子,这个怎么处理?”

    李玙侧头看过去,微微叹气,“路经此地不小心卷入官匪斗争的无辜百姓,查一下是哪里的,寻个机会送回去好好安葬吧。”沉吟了下,补充道,“送笔安葬费。”

    “是。”

    ……

    第57章 第五十七章

    叶君书这两天一直心神不宁, 看书看不进去,功课也做得一塌糊涂。眉宇间染上的烦躁,连家里小孩都看出来了。

    院考迫在眉睫,大哥几年没上学, 平时也就偶尔翻翻书, 比起其他十年寒窗苦读的考生, 确实很不占优势。

    孩子们也跟着着急,但又不敢多做什么,怕给大哥添加压力,不过琐碎事他们是半点不让叶君书沾手, 在家里玩闹也小心的不发出声音,好让他专心看书。

    对于孩子们的贴心, 叶君书心里很感动,他虽然为院考一事担忧,但他此时烦扰的,并不是这件事。

    心中藏事, 既然再怎么强迫自己都看不进书,叶君书想找点事来转移注意力。

    外头走一圈,看到乡亲们在做事,本想去搭把手,结果人人都不让他帮忙。

    叶君书无奈, 自己一个人随处溜达,不知不觉就走到村口。

    他站在柳树下,眺望眼前这条蜿蜒通向外头的道路, 沉思良久,最终还是抑制不住心底的念头,踏步走出去。

    不知道事情进展得如何,已经两天了,是成是败,总该有个结果。

    他脚程快的话,还能再天黑前赶回来,就去看看吧……

    与其待在家里胡思乱想,还不如亲眼探个究竟。

    路上前后无人,他后面几乎是跑着走,等到县城门口,已是微微气喘。

    他抹抹汗,缓口气后,才踏进县城。

    县城一片风平浪静,如果出了大事,应该会闹开。

    叶君书特意往明府和县衙附近绕一圈,皆是大门紧闭,没有看到人。

    一时之间叶君书的心惴惴的。

    他忽然想到前两天那些问路人,他们一看就不是一般人,也是去的临江边道,希望他们没赶得及……

    这次注定无功而返,后来几天,他又陆陆续续去了三趟,直到第九天,他才觉察到异常。

    县城门口大街上冷冷清清的几乎不见一人,大店小店皆大门紧闭,偶尔见到一两个人也是匆匆跑过。

    “快,就在那里!”

    叶君书看他们跑的方向,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终于来了!

    然而他却很平静,完全没有前段时间的焦灼不安,他快步往县衙方向而去。

    还没到地儿,就听到哭声震天,叶君书定睛一看,县衙门口站满人群,几乎大半个县城的百姓都过来了,大家拼命往前挤,神情带着几分看热闹和幸灾乐祸。

    叶君书一边喊着借过,一边使着巧劲钻进厚厚的人墙,好不容易挤到前面,就看到几十个披麻戴孝的大人小孩哭声震天,地上摆了两排尸体,甚是壮观。

    负责维持秩序的,是一队陌生的官兵,铁戟长枪,满面肃容。

    叶君书迅速扫过一遍,哭丧的全是县城的人,说明白布盖着的都是衙门那些人,然而不见一个明家那群人渣,所以明二到底死没死成?

    一下子看到那么多死人,而且对方的死还跟自己有关系,说心里不难受是不可能的,害怕吗?背负了这么多条人命……

    种种负面情绪他都有,独独没有后悔两字。

    他不后悔,在县衙的人选择助纣为虐害了那么多无辜之人之时,他不会后悔将他们也设计进去。

    早先看不过眼,还有良心的人早就陆续离开衙门,留下的这些都做过孽,他们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活该啊……”

    “可不是吗……”

    “死了都死了,那个凄惨哟!”

    “报应啊!”

    “……”

    围观的百姓脸上俱是解气,显然自去年开始县令及其衙役就很不得人心,他们祸害了乡里县里的好哥儿,如果不是骨子里的息事宁人态度,从小受的观念皆是民不与官斗,再加上身后一堆拖家带口的,早就有人闹反了。

    叶君书大概能想得到他们的心理,一户人家汉子哥儿兄弟都很多个,结契后还有小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没得为了其中一个让其他兄弟孩子陷入危险中,没看那些反抗的都不是被打死就是被打残了吗?

    所以被祸害了的人家,大都是忍着悲痛,不敢吭声。

    也只有像雷叔那样人口少的家庭,才敢豁出去。

    叶君书又何尝不是顾及家里的孩子,才缩手缩脚不敢明着反抗?如果他孤身一人无牵无挂,早就奋起抗争,大不了浪迹天涯去。

    都是人之常情。

    听到几乎一边倒的声讨言论,叶君书的心理负担才消一点,只是他最想知道的,明二那祸害到底死没死。

    不多时,一个身着玄衣的年轻汉子和穿着官服的中年汉子从衙门走出来,站在门口,那位大人上前一步,对着密密麻麻的老百姓,亮着嗓音喊一声:“乡亲们!”

    嘈杂的声音瞬间安静下来,说话的人继续说道:“王志高王县令日前带领衙役至隔壁县城临江边道剿匪,不幸罹难者众多,朝廷特旨,凡殉职衙役,均给一笔安葬费,十两银子!”

    听闻,百姓们一阵哗然,“十两银子!”

    “竟然是去剿匪才死的!临死之前还算做了件好事……”

    “……”

    那人扬声喊了几次安静,方一脸严厉地继续道:“然,死者不追究,活人罪责难逃,王志高在无特旨特办的情况下擅自下令出兵,管辖权责之外之事,导致多人丧命,严重失责,在位期间为祸乡里鱼肉百姓……数罪并罚,功不抵过,即日起王志高革职查办,押京候审,衙役王大勇……等十二人重打三十大板,流放三千里。”

    叶君书一边听着,目光看向说着话的那位大人旁边站着的那个年轻汉子,他一眼就认出来,是那天问路的人中其中一个,他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一时之间他的脑中转过好几个念头,但是那天那些人哪怕面对的是他这个泥腿子,也是态度良好,和和气气的。

    叶君书想到那位至今仍印象清晰的三公子,那样一个风光霁月的哥儿,一定不是和明二之流一路的,他微微放下心。

    在众多官兵维持下,亡者家属不敢闹事,当场领了安葬费,抬着自家家人遗体,纷纷离开。

    叶君书转去一旁的告示墙,看新贴上去的布告。上面的内容和那位大人说的无异,只是通篇文言,很正式的那种,他从头看到尾,上面还是没有提到明二的事。

    所以人到底死没死?叶君书内心焦灼不已。

    “子舟?”秦耀良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叶君书回头,“师兄?”

    “你也来看热闹了!”秦耀良一看真是叶君书,很惊喜的走上前,他就说这背影看着熟悉。

    叶君书点点头,“刚好来县城一趟,看这里出事了就来瞧瞧。”他扫一眼现场,人陆陆续续散得差不多了,刚才人多是时候没注意到师兄也在,“你来多久了?”

    “从那些人运送遗体回来我就在了。”秦耀良道,刚好他今日偷跑出来放松,想到久没见子舟了,便想跑去叶家村找子舟,谁知还没走出县门,就遇到来势汹汹的一群人。

    基于有明二爷这么个不友好的外来人在前,秦耀良对这些陌生官兵还是抱有警惕心,谁成想一路跟来,竟看到的是这么大的事!

    原来那天老王八和明二出去,竟是去剿匪?

    秦耀良积极地去了解这事,可惜这群官兵口风实紧,除了明面上告知的事,其他小道消息都探不到。

    叶君书和秦耀良互相交换了下信息,发现自己知道的不比对方多,便不再说话,准备一起离开。

    “还有一具遗体没人认领,看是哪家的!”

    突然传来一声吆喝,叶君书随意一瞥,偌大的空地上只剩一具盖着白布的尸体,显得孤零零的,有好事者上前去胆大的掀开白布。

    抬起的脚步硬生生止住,叶君书轻松的表情慢慢凝滞,他的脑中突然一片空白,直直的望向那具重新被覆上白布的尸体。

    秦耀良走着走着,注意到并行的人突然落后了,忙回头走回去,“子舟,怎么了?”

    顺着他注视的方向望过去,秦耀良又看看叶君书的脸色,神情突然变得小心翼翼,“你认识?”

    叶君书茫然片刻,好一会儿才说道,“可能看错了。”

    然而脚步却不由自主的走过去。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