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为官路 - 分卷阅读23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户部尚书吴即韫,见叶君书除了报告本职工作,一直没说话,便温声询问道:“叶郎中,你认为此事如何做更好?”

    叶君书道:“回大人,下官认为,开源比节流更有利。”叶君书自然不会傻得说削减军区的补给。

    且不说他和阿玙的关系,他本人对军人都是极为尊崇的,他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还用自己的身躯坚韧不拔的守卫大夏,震慑四方,守得一方太平。

    如果朝廷还不能让他们吃饱穿暖,导致兵将们没牺牲在战场,却活活饿死在边疆,那就太对不起战士们了。

    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军心不稳。

    如果被敌人趁虚而入,很容易割开一个缺口。

    叶君书简单说了几句自己的想法。

    吴即韫暗暗点头。

    然而道理谁都懂,只是做不到。

    “你认为该如何开源?”

    “属下暂未想到有好的办法。”

    吴即韫并不强求,又问了其他人,都没有好主意。

    最后他道,“既如此,诸位回去好好想想,三日后上交一份章程上来。”

    叶君书等人应是。

    吴即韫又说了几句话,随后宣布散会。

    叶君书等人纷纷离开。

    他和其他几位郎中一起走,在分开前,叶君书想了想,笑着对几人道,“尚书大人让我们三日后提交一份章程上去,不知前辈们是否已有腹稿?”

    仓部郎中瞿建中道,“我们哪有想法,叶郎中可是已有成算?”

    叶君书并未承认,也没否认,他态度谦逊,“我觉得,咱们可以集思广益,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好好商议一下,说不定能想出个办法呢。”

    尹代平呵呵笑两声,并未应承,“我那边还有一些急事需马上处理,就不陪各位聊天了。”

    尹代平稍一拱手,随后迈步离开。

    其他两位郎中对视一眼,然后也向叶君书告辞。

    叶君书笑眯眯的,也回自己的办公室。

    虽然他的话被无视了,叶君书觉得可以理解,他们本来就还不了解对方,他的想法就有些突兀了。

    如果不是叶君书想到的办法涉及到其他分属的管辖范围,叶君书才不会想着拉他们一起呢!

    他也是有私心的。

    他才刚坐上这个位置,还未彻底稳固,有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他自然不会错过。

    只是若太过急于求成,得罪了其他同僚,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叶君书才和其他几位郎中一起,一同完成这份策文。

    如果只从自己所管辖的区域做分析,自然是可以的,但是就没有那么出彩了。

    虽说将功劳分出去一点,但能换来同僚的感激,让他们欠自己一份人情,也很划算。

    他们虽都是从五品郎中,但叶君书毕竟还太年轻,还有很多需要从前辈身上学习的地方。

    就算被拒绝了,叶君书还是认认真真的将自己想到的方法写下来。

    想着接下来两天,再找个机会和同僚沟通一下。

    不过还没等他找上门,第二天下午,仓部郎中瞿建中就过来找他了。

    瞿建中笑意盈盈的,“叶郎中,明日就要交章程了,可是写好了?”

    叶君书微微笑道,“有个想法,只是……”他有些为难。

    瞿建中道:“可是有何难处?有需要的地方尽管说,我们能帮忙的,义不容辞。”

    叶君书顿时感激,“的确有需要各位前辈帮忙的地方……”他看看四周,“瞿郎中,不如散值后寻个清净地儿慢慢细说?”

    瞿建中爽快应道,“好,尹郎中已在聚福楼订了包厢,散值后咱们就过去,正巧那边新出了菜品,顺道去尝尝。”

    叶君书微微一笑,“那我就有口福了。”

    “就这么说定了。”瞿建中确认后,便回到自己的岗位。

    他们年长叶君书许多,职位上却平起平坐,尤其本身是个寒门出身的,在他们看来,如果不是攀上了李家,叶君书也不会升官升得那么快,虽然面上维持平和,心里到底有几分看不起。

    但他们寻思苦想两日,都没有好的办法。而那天叶君书透露出来的讯息,分明是已经有了好的想法,而这个想法,还和他们有关。

    他们不想承叶君书的情,此刻却不得不接叶君书这份好。

    瞿建中作为代表过来邀请叶君书,还以为他会为那日他们的无视而介怀,没想到人家平静得好似没发生过。

    叶君书露出一抹笑,事情按照他所期望的发展,不得不说,让人心情很好。

    散值后,叶君书和其他三位郎中一同往聚福楼走。

    叶君书事前有所准备,将他这两日写的手稿随身携带,便不用再多跑一趟。

    为了让他们有商量探讨的气氛,叶君书并没有将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整理好写成完整的策文。

    再者叶君书再怎么聪明,难免还有疏漏的地方,多人集思广益,还能更加完善。

    不得不说叶君书的手稿让几人很惊喜,他们只吃了几口饭,就没心思再吃了,就着叶君书的手稿展开激烈的讨论,还让人拿了空白纸张过来,不断的补充修改完善。

    一直到通明,他们才拿着一本长达几十页的成品出来,心中的激动无可言喻。

    他们知道,这份策文,一定会在朝廷内外引起轰动。

    第174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

    叶君书几人一同提交了章程后, 事情就暂时不归他们管了

    要办法,他们已经给出来了,能不能推行,减轻朝廷负担, 增加国库收益, 那是朝廷和吴尚书需要烦恼的事。

    他们只需关心一下进度就好。

    叶君书觉得, 他们想的办法,如果循序渐进,朝廷足够重视的话,肯定能推行。

    他凭借良好的记忆, 将最终的章程默写一份出来,给李玙过目。

    李玙专心致志的从头看到尾, 叶君书在一边托着下巴看李玙。

    都说认真的人最好看,叶君书觉得很有道理。

    他觉得阿玙微微低头,目光专注的看着,那侧脸真是好看, 他就这么单纯的望着,丝毫没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等李玙放下厚厚的一沓纸,一边和叶君书说道,“这个商税如果按照这个来规范都话,朝廷是最大的受益者……”

    李玙给予了很大的肯定, 这个改革交到泰安帝的案前,一定能让他心动,甚至想推动这个商税法的施行。

    李玙说了一番见解, 没得到回应,不由疑惑的侧头看叶君书一眼。

    只见叶君书两手托着下巴,双眼直盯着他瞅,脸上挂着迷之笑容,看起来……挺傻的。

    李玙伸手碰了碰他,将叶君书神游到天际的理智拉回来,“子舟?”

    叶君书迅速坐直,瞬间恢复稳重成熟派,他露出一抹笑,“阿玙,你说,我在听。”

    李玙可疑的顿了顿,然后继续道:“不过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这个新商税法能不能推行下去。”无论是什么改革,总会触动某些人的改革,而这些人,是一股强大而顽固的力量,如果他们抱团起来,很可能会动摇根基。

    叶君书点头,“我知道。”如果第一步都迈不出去,一切都是白搭。

    叶君书当然知道这件事的难度有多大。

    不过这种事总有人要做,与其裹足不前,不如尽力一试。

    他觉得温水煮青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叶君书从十几页纸翻了下,抽出一张,“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李玙再次看了看。

    叶君书道:“不如从这里入手如何?”

    李玙看向叶君书,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