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为官路 - 分卷阅读25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这个话题太过敏感,他们暂时略去不提。

    泰安帝今年四十有余,身子还很康健,起码还能在位十年。

    而十年的时间,可能性太大了。

    卓贤之听了他们的分析,便不再多言,既然他们本来就有考虑过这个问题,那就无需担忧了。

    于是他问,“这个生意什么时候开始?”

    叶君书看向叶君昊,想听听他的想法,毕竟商队是他在管理,只有他才最了解。

    叶君昊道,“上一次合作的拉贡王国商队,十分希望有再次合作的机会,我们上次也是纯属意外才去到那里,不过我们回来时已经了方向。就不知陛下那边怎么安排?”

    走生不如走熟,他们这次再去,安全性就更加高了。

    且叶君昊觉得,他们可以组成一个巨大的商队,这样一来,朝廷就能收更多的保护费。

    当然,叶君昊找的合作商队,都是关系比较好的,这样也尽量避免了发生矛盾。

    由军队保驾护航,一般的宵小轻易不敢打他们商队的主意。当然,为避免引起误会,在去到他国领域时,军士们都不能穿军装,只能以护卫的身份出现。

    叶君书对此没意见,他道:“我们还需和陛下再谈谈,方能确定出海日期。”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叶君昊这边,商队的货物也要准备起来了。

    “昊子哥,不如你和我们一起进宫?当面和陛下谈谈?”出海的事叶君书毕竟只有理论没有经验,不知道昊子哥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

    叶君昊想象和天子面对面聊天的场景,顿时一个激灵,连连摆手,“我就不去了,你们谈就好。”

    就算他胆子再大,也不敢和皇帝交谈啊!想想就觉得腿软。

    他只是个小老百姓而已,见过最大的官就是子舟和弟夫郎了,但子舟是他从刚出生就见着的,还在襁褓里哇哇大哭的样子到现在还记得,蹒跚学步时像个小鸭子似的跟在他后头。

    到后面就突然成长得成熟稳重了,用削弱的肩膀担当起一个摇摇欲坠的家,真是让人心疼,幸好现在苦尽甘来了。

    总而言之,他对子舟是没有什么敬畏之心的,子舟也没在他面前摆过官威。

    还有弟夫郎也是,看着不好相处,实际还是很平易近人的。

    但是皇帝就不一样了啊!

    那可是皇帝啊!

    光是站在皇帝面前就很有压力了,叶君昊觉得自己的心脏还不够强大,就算见面了也无法自如的说话。

    所以坚决不去!

    等他有足够阅历了,将来有见帝皇的准备了,再说。

    叶君书看叶君昊如此坚决的拒绝,便没再劝,只让叶君昊将他要说的点记录下来,到时他好和泰安帝谈。

    叶君昊别的都可以,唯有一点是必须要强调的,泰安帝的人,决不能对商队高高在上指手画脚,他们只需要履行保护的责任即可,其他的,决不能插手。

    驻守东南区的军士,再熟悉水性,但海域的状况,绝对没有常年在海上探险的老手熟悉,毕竟叶君昊知道,他们基本只在海岸领域巡逻而已,很少远洋。

    叶君昊还真担心,泰安帝的人仗着泰安帝的势而对他们商队胡乱瞎指挥,做官的人未必适合做商,如果不能合作愉快,那就算这个合作对他们商队再有利,也变成害了。

    叶君书点头,“这是必须的。”主次自然要分明。

    叶君昊又说了几个点,然后道:“你看你觉得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到时就交给你和弟夫郎了。”

    卓贤之暗暗点头,都很有条理。

    既然晚辈自己都能解决问题,那他这个老人家就不多言了,他只告诫一番:“商队的人记得约束。”

    一旦和泰安帝达成合作,商队得以迅猛发展,定力不足的人很容易膨胀,到时惹出什么事,就不好看了。

    叶君昊认真保证:“如果商队里有人胆敢仗势欺人,我一定会将人赶出去的。”

    方方面面该说的都说了,时间也到了正午。

    一群人用了午膳后,叶君书和李玙就再次进了宫,找泰安帝去了。

    谈话进行得很顺利,这是叶君书等人提出新商税法时该迈出的第一步,坐在泰安帝这个位置上,自然不会在乎那些小利,他更看重的是如何通过这事改变大夏的格局发展。

    新商税法刚提出就遭到抵制,无法成行,后面紧接着提出鼓励门户开放,鼓励商人多与外国交流。

    对此百官们大多持观望态度。

    所以这第一步,打个漂亮!

    以前也没闭关锁国,他们大夏也是常与外国有往来,这个政策实际上似乎并无太大意义。

    不过泰安帝的目光似乎放在海外,那是大夏很少涉足的区域,主要是没多少人能有勇气远渡重洋,风险太大了。

    对百官来说,泰安帝的想法有点异想天开,如果海外贸易那么好做,这块利润早就被各大世家分刮完了。

    哪还轮得到泰安帝此时行动。

    泰安帝自然清楚官员们的想法,不过对他来说,这样正好。

    虽说不一定一开始就成功,但坚持下去,自然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泰安帝可不是单单因为玙哥儿夫夫才选和他们合作的,他们的那个商队底细,早就在泰安帝案前了。

    前段时间叶君书的契礼被人看在眼里,自然会让人有所疑心。

    叶君书出身寒门,众所周知,而且才刚入朝为官,俸禄也不多,怎么可能拿得出那么多有价无市的珍品?

    十几本奏折基本全是要求彻查拿办的,很多御史都认为叶君书贪污受贿了。

    所幸叶君书和同宗堂哥的商队合作的事并未被藏得严严实实,稍微一查就知道了。

    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极其低下,如果有官员参与商业贸易,会被同僚鄙视,不屑与之为伍,觉得那人是个低贱之人。

    二来为了防止官商勾结,如果官员自己或是其直系亲属从商,很容易发生滥用职权等违法行为,所以朝令上有明文规定官员及其直系亲属不能经商。

    但是实际上,哪个官员家没有几间铺子租田?哪个官员名下没有下人名义经营的商铺?

    自古以来上位者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这个惯例并不严抓,况且这种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在钻这个法令的空子。

    所谓法不责众,真要追究起来,满朝文武百官谁也逃不了。

    所以,叶君书的行为,并不算什么。

    泰安帝将那些奏折,全都压下去了。

    恐怕叶君书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多方盯着了。

    幸好,叶君书一直以来还算珍惜自己的羽毛,所以才让人抓不到辫子,至于上次和大皇子走近的事,但总不能告御状说叶君书结党营私吧?这样一来,岂不是将大皇子自己也拉下水了?

    而那个朝阳商队,虽然综合实力比不上那些老牌的商队,还是刚刚成立不久的,但是也有很多好处,越是规模大且经营多年的老牌商队,人员越是复杂,心思也多,想要合作,也要斟酌一番。

    叶君昊的商队人员相对简单,势头正盛,且最重要的一点,他们有从远洋一渡之后完好回来的经验,光是这点就比大多数商队强。

    泰安帝与人合作,自然会遵守协议,这点守诺还是能做到的。

    所以不插手商队的事,完全没问题。

    他该得的,自然能得到。

    如果可以的话,泰安帝是希望商队现在就开始出发,所以自然积极配合。

    泰安帝已经想好了人选,他给了叶君书一道口谕,届时就交给叶君昊,让他去联系东南军。

    而东南军那边,泰安帝也会下发一道暗谕,让傅令尧分拨出一支队伍,全力配合。

    泰安帝这边的事情安排好,叶君书和李玙方从宫里出来。

    回府的途中,李玙突然说道:“我以前的护卫官,你还记得吗?”

    叶君书点头,“记得。”不就是和阿玙一起长大的吗?而且还是阿玙的贴、身、护、卫!以前和阿玙朝夕相处的嘛!他当然记得!

    当年第一次和阿玙见面时,那三位护卫官不就跟在阿玙身边么?他记忆好着呢!到现在还记得名字!一对兄弟俩一个叫卜元虎一个叫卜元豹,哦,还有一个叫席元义。

    他才不是吃醋嫉妒呢!阿玙现在可是他的亲亲夫郎了!

    李玙没注意到叶君书微笑中的小情绪,他继续说道:“再过段时间小叔和他们就要回上京述职,边塞暂时无战事,到时他们应当不会再跟着小叔回边塞,商队那边不知需不需要人,如果可以的话,让元虎和元义直接去商队,到时一起出海?”

    李玙小心的觑着叶君书的表情,生怕叶君书觉得他此举是想安插人进商队,“昊子哥那方毕竟全是普通百姓,没有个能压得住场的身份,如果万一和东南军起了矛盾,有元虎和元义在,商队那边才不会那么容易吃亏,也算是有备无患。”

    去商队?!叶君书努力压下上扬的唇角,“可以啊,阿玙你想得很周全,这样我们也放心点,不用担心昊子哥吃亏,不过他们直接去商队那里没问题吗?不用回来上京述职?”

    李玙见叶君书并不排斥,也不介怀,心里松口气,“不用,他们的官职不算太高,小叔那边点头放人就行。”他露出一抹淡笑,“等小叔回来,再介绍你们认识。”

    叶君书点头,心花怒放,然后他热情地问:“元豹他不去吗?要不一起去?”刚好三人连见都不用见就可以直接去东南那边,咳嗯!

    叶君书理直气壮的想,他们不是一直三人行的么?分开一个那多不好。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