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为官路 - 分卷阅读26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如果……嗯,这个例子太过悲剧,叶君书就不代入自己和阿玙了。

    当年的事,他们都不是当事人,所以无从判断对错,小叔能放下过去,就最好了。

    李玙点头。

    时至今日,他们已经和明家差不多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李家父子的鲜血还横印在他们心头,刻骨难忘。

    李宏英在知道自家堂兄和二侄子的死亡和明家脱不了干系后,早已经做出了决定。

    不太好的往事重提,气氛都沉闷许多,叶君书和李玙回到叶府,几个孩子就嬉笑着黏上来了。

    看着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李玙总算露出个笑容。

    叶君书心里悄悄松口气。

    他若有所思,说起来,他手里还沾着明家人的一条命,将来如果闹出来,叶君书都不知怎么面对李叔了。

    毕竟李叔和明家还有一段渊源在。

    不过李叔在大是大非上,应当是拎得清的,不然大舅兄也不会让李叔继任大元帅之职。

    这么一想,叶君书心里就更放心了。

    第二天天刚蒙亮,府里就迎来了一位客人,还是老熟人,卜元豹。

    他带来消息说,卜元虎和席元义已经直接去了东南,托了他给李玙带了封信,重要工作汇报完,随后就跟在李玙身边,一起上差散值。

    叶君书:“……”听阿玙说,卜元豹此时不是应该在家里享受长辈的亲切关照给他相看对象么?

    看在卜元豹对阿玙完全没有非分之想,只当主子的份上,他默默忍了阿玙身边跟着个身为爷儿的护卫官。

    叶君书忽然在思考,他去做阿玙护卫官的可能性,那可是近身保护啊,随时都跟在阿玙身边一起行动。

    李玙完全不知道叶君书内心的小九九,见他这么晚了还不出门,便提醒道:“你要迟到了。”

    叶君书只好委委屈屈的独自一人去上差。

    李宏英的回归,犹如一颗石子投进湖里,泛起了一丝丝涟漪,很快就恢复平静的湖面,并没有掀起惊涛骇浪。

    众人想看的威武军起内讧硝烟战起的局面也没有见到。

    李宏英带回来的千人精英,融入到军营里,驻扎兵老兵新兵一起,每天老老实实的训练,无比和谐,根本没有出现势力倾轧的现象。

    不得不说李家在这一方面处理得挺好的。

    作为李家亲部,他们也淡定下来了。

    李长川和李宏英,都是李家嫡脉,是他们尊敬的领导者,无论最终是谁当这个大元帅,他们还是李家的部下,都是一家人。

    不过外人更倾向于,他们只是维持了表明的和平,实际上斗争早已进入白热化,只不过是将消息瞒得滴水不漏。

    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元帅谁来当都一样,但是对于那些有一定地位的将领,则很不一样。

    李宏英和李长川到底是独立的两人,行事风格都不一样,侧重的左臂右膀也不一样,关乎到他们在军中的职权,怎么都会有一波变动。

    只是他们都知晓内部的斗争,不足为外人道也而已。

    李宏英每天规规矩矩地上朝,除了第一天述职,到后面基本都是充当个背景板,很少有发言的时候。

    泰安帝似乎也遗忘了他,除了一开始赏赐安抚一干刚回京的将领,再无其他表示。

    这让有些人开始急躁。

    泰安帝到底是何想法?毕竟谁人不知,李宏英此次回京,是要交接兵权的。

    大皇子知道那份兵权无可能落到他们手里,也不抱希望了,但对这支军队,同样觊觎,一天没有彻底定下来,就让他们心思浮动。

    如果最终这支军队还会是在明家人手里,那他们当然是希望李宏英掌握这支军队。

    明贵妃已经私底下和大皇子说过,如果他们这边得不到,那就去支持李宏英,明家和李宏英有那么一个渊源在,想来不会将矛头指向明家,更可能是两不偏帮。

    明贵妃对此无比自信,李宏英当年可是发过重誓的。

    可惜泰安帝态度不明,李宏英自己不主动提,明家这边让人稍稍提起,就被打哈哈敷衍过去了。

    这天下朝后,李宏英在回镇国侯府的路上被偶遇了,大皇子夏侯宣玳快步找上李宏英,拱手笑着喊道:“李将军。”

    李宏英停下脚步,客气地回礼:“大皇子。”

    “难得这么巧在此地遇见,不如一同走一段?”大皇子笑意晏晏地看向李宏英。

    李宏英回道:“大皇子恕罪,下官是回侯府。”

    “正好,本皇子和李将军恰巧同路。”

    李宏英这下无法拒绝,看来这位大皇子,是真要和他说说话。

    于是李宏英扬手道:“大皇子,请。”

    “李将军也请。”

    两人一路慢慢走过雪地,夏侯宣玳和李宏英说了些无关紧要的话。

    “久闻李将军大名,本皇子仰慕已久,可惜一直无缘得见,如今一见,果然如本皇子想象中那样,是个英雄!将军这些年为大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着实让本皇子敬佩不已。”

    “大皇子客气了,保疆卫国,是军人的天职,这是下官的使命。”

    “不管怎么说,将军军事才能出众,功若丘山,就算做一方元帅也是绰绰有余,朝廷决不能亏待一代功臣,本来父皇已经决定将虎符交与你,升你做威武军大元帅,可惜……”

    夏侯宣玳说得意味深长,李宏英好似没听出夏侯宣玳的言外之意,“大皇子言重,这不是下官一个人的功劳,边疆将士们才是劳苦功高,若没有他们的血汗,边塞也不会这么安定。”

    夏侯宣玳称赞:“每一位士兵,都是英雄!”随即遗憾道,“本皇子一直想去边塞,和将士们一起守卫在最前线,可惜父皇一直不应允。”

    李宏英拱手道:“陛下恐怕大皇子只身涉险,方阻止大皇子您,陛下一片拳拳父爱之心,着实让人感动。”

    “父皇确是过于保护本皇子了。”夏侯宣玳笑道。

    两人就着边塞的话题说了一顿,没多久夏侯宣玳就突然惋惜道:“说来本皇子差点就要喊你一声小叔夫了,可惜小叔福浅,不然,他或许就能当上元帅夫人了。”

    骤然提起那人,李宏英脸颊上的肌肉滚动了下,声音顿时有些冷,“逝者已矣,大皇子还请莫要再提起,免得逝者无法安息。”

    夏侯宣玳没想到李宏英这么反应,愣了一瞬,接着歉意道:“本皇子一时口无遮拦,还请将军见谅。”

    李宏英表示无妨,接着拱手告辞:“下官快到侯府,大皇子请自便。”接着,李宏英就快步离开。

    夏侯宣玳停下脚步,站在原地,李宏英竟是连提都不愿提起,这是不是也说明,他的心里其实还放不下?

    不管怎么样,对他们来说,这是抓住了李宏英的一条软肋了啊!

    大皇子的心情很好。

    不过接下来几天,李宏英依然没有让人提虎符的事,好像大皇子那天的话对李宏英不起半点作用。

    今年朝廷放休比往年早几天,腊月二十就封笔,不再上朝,六部也开始放假。

    国子监亦在几天前就放假,这段时间叶家几个孩子在侯府要玩疯了。

    自径哥儿他们去见李叔后,他们很快就熟悉起来了。

    当年李宏英离开时,双胞胎还很小,已经不记得这位叔叔了,不过这不影响他们跟着李宏英到处转。

    侯府比叶家大得多了,而且有很大的练武场。

    孩子们去了几次侯府,简直把侯府当成第二个家,玩得乐不思蜀。

    他们的哥么是李玙,就凭这个,足以让他们在侯府宠得横着走。

    不过孩子们还是很有分寸,很少有麻烦侯府人的地方。

    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叶君书带着一家人去侯府住了两天,就和李玙先回叶府了,双胞胎留在了侯府。

    这段时间的年节往来更加频繁,各家的年礼都要备好。

    今年叶君书的身份不同往年,他已经是五品官员,且还是李家三公子的夫君,来往送年礼的人身份更加复杂,就连皇亲国戚还有那些大世家都给他送了年礼。

    这里头复杂得很,有些是和李家关系较好,来往密切的,这部分人的年礼需厚上几分,有些身份够高,但是属墙头草哪边都不沾哪边都保持淡淡来往的中立派。

    还有和叶君书来往比较亲密的部门同僚,点头之交的官员等等,不同身份不同立场关系远近都区分不同的年礼。

    所幸有个余麽麽在,不然路哥儿也扛不住,他处理不来这么复杂的人际关系,便跟着余麽麽身边学习。

    叶君书只需要听了余麽麽的礼单,然后听他解释这么安排的原因,他听了觉得没问题了,就这么准备下去。

    当然,他有异议的地方,只稍稍嘱咐一句即可,余麽麽自然会办好,比如他的至交好友余茂林,他的老师卓贤之,还有秦耀良一家等等,叶君书都是要厚上几分年礼的。

    本来这事该李玙过目,但他刚提了下,李玙就幽幽看他一眼,叶君书瞬间懂了,好吧,阿玙不耐烦处理这些琐事,就由他来吧。

    叶君书心里默想一会儿。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