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为官路 - 分卷阅读27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有时候京兆尹也是难做。

    一个不慎得罪人也有可能。毕竟纨绔子弟不少,京兆尹没点后台,也奈何不了这些人。

    不过好歹是个实差。各方势力私底下动作不断,有心人都在走关系,想让这个馅饼砸在自己头上。

    吏部推选上来的候选人,选谁都有反对的人,吵吵闹闹的无法达成统一意见。

    泰安帝不知是心中已有成算还是其他,也不急着定下人选,继续将职位空出来。

    既然暂时无法达成一致,此桩略过不提。

    官员们又挑了些无关紧要的琐事争论一番。

    待告一段落,泰安帝就道:“众爱卿可还有要事?”

    场面一静,官员们垂首。

    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

    至于被觊觎已久的威武军,当事人李长川在,他们谁敢第一个出头说该让李长川交出兵权?

    这么多年李长川废了双腿他们都没能奈他何,现在更不可能了。

    夏侯宣玳摸不准泰安帝的心思,李长川断腿这么多年,兵权还是牢牢握在他手里,此时他已经痊愈,恐更加难以撬出来。

    恐怕这事就这样了。

    不过李宏英这边的人恐怕不会甘心,但是一直没人站出来说话,恐怕因为两边都是李家的人,一时不好对峙。

    表面上李家叔侄亲密无比,底下的人自然不敢妄动。

    夏侯宣玳心思转动,什么时候他们去添一把火,将矛盾激发出来。

    夏侯宣玳等不及看,到时乱成一团的威武军。

    这时候站在武将最前列的李长川出列道:“启禀陛下,臣有要奏。”

    李长川一发声,各种明里暗里的视线投在他身上,心思浮动。

    泰安帝的眉毛动了动,“哦?爱卿请说。”

    李长川衣摆一掀,稳稳半跪,腰板挺直。

    “陛下对臣寄予厚望,将威武军交付于臣,命臣带领其御外敌护疆土,臣自当肝脑涂地,万死不辞……然这四年来,臣身在其位却不谋其政,无所作为,臣有负皇恩……”

    李长川沉声道,“我朝人才济济,能人众多,臣能力有限,恐不能服众。故恳请陛下,收回兵权,撤去臣大元帅之责。”

    李长川此话一出,官员们一阵哗然,当即有官员出列激动道:“元帅多年来呕心沥血,领兵打仗战无不胜,智勇双全,当得大元帅之位!”

    “此言差矣!所谓仗可以千日不打,兵不可一日不练,元帅离开军营多年,恐无法再胜任……”

    “如今元帅已经痊愈,自可……”

    刚安静没一会儿的朝堂瞬间又吵起来。

    泰安帝目光幽深,面色看不出情绪。

    李长川掀起一阵惊浪后,就不再言语,垂首等待泰安帝的回应。

    泰安帝对此没发表意见。

    眼看官员争论得愈发激烈,一些火气重的文臣武将撸起袖子就要开干。

    泰安帝眉毛一跳,随后摆摆手,一旁的太监瞬间会意,高声喊道:“退朝!”

    泰安帝站起身,伴着整齐的“恭送陛下”声,离开朝堂。

    夏侯宣玳面色复杂的看李长川一眼。

    李长川未到而立,正是壮志凌云之际,还曾手握重权。

    如今却是利落的将手中权利交出去。

    他们不相信,李长川会心甘情愿。

    他们之所以倾向于揣测两李会争斗起来。

    不过是推己及人。

    换做是他们,肯定会不愿意将权利交付出去。实权,对于一个爷们来说,其重要性无法衡量。

    是人都会有野心。

    亲父子兄弟尚且有为争权夺利反目成仇的时候,更别说只是叔侄。

    他们还在心里暗自幸灾乐祸等着看李家内斗这场好戏。

    结果人家告诉他们,呵呵,没戏。

    所有内部矛盾都已自己解决啦!

    不少官员满脸复杂。

    李长川可不管心思百转的官员们,他和李宏英等武将们一起往外走。

    没走几步,就有太监前来道,“元帅请留步,陛下有请。”

    李长川停下脚步,让其他官员不必等他,随后自己随着太监前往御书房。

    太监领李长川到御书房门口,让李长川自己进去,然后就站在门口守着。

    李长川迈步进去。

    他心里颇为感慨,哪怕是御书房,他也好几年没来过了。

    现在的模样似乎和记忆中无多大变化。

    泰安帝坐在御座前。

    李长川走到泰安帝下方,准备行礼,泰安帝直接抬手免礼。

    他让一旁的太监送上一把椅子,示意李长川坐下。

    李长川谢过,便坐了上去。

    他虽然已经能行走自如,但还是不能久站。朝会上,李长川就已经隐隐感觉不适,但他意志坚韧,没人看得出异常。

    而且,走着站着的滋味,太好了!

    泰安帝看着李长川,温声道:“长川,威武军乃是你父子一起带领训练出来的,所向披靡。如今你的伤已痊愈,威武军再次交给你,朕才放心。”

    “陛下,威武军对大夏忠心耿耿,无论终将谁来领导,陛下亦能高枕无忧,我朝人才济济,比臣优秀良将甚多。”

    泰安帝的目光不甚赞同。

    在他心里,没有哪位大将比得上长川,战神,可没那么容易被拉下神坛。

    李长川这几年即使远在京城,却依然牢牢把控威武军大权,只要他想,就不会被动摇。如不是李长川在背后推动,李宏英亦没那么快建立起足以和李长川相媲的威望。

    当然,李宏英不差,雄韬伟略都有,确实是一良将,而且也是李家人。

    即使没有李长川,假以时日也会有出头之日。

    但毕竟比不过李长川。

    李长川明白泰安帝的意思,他面带苦涩,“陛下,臣能再次站起来,已经是大幸,臣已经不能再上战场了。”

    毕竟耽误了那么多年,不可能没有后遗症。

    泰安帝曾经让太医院所有人都为李长川的双腿诊治过,当初有多严重,泰安帝是知道的。泰安帝瞬间想了很多,神色动容,“没有办法医好了吗?”

    泰安帝知道李长川能医治的真相,知道确实没有神医这么一个人。

    李长川摇头,神色却没有一丝阴霾,他坦然道:“臣已经很知足。” 无论能不能彻底痊愈他也不会再上战场。

    李家已经准备让李家小叔接替元帅之位,这些年来一直为此做准备,如今已是水到渠成。只不过这个时间点刚好李长川双腿痊愈,泰安帝态度不明。

    如果李长川这个元帅再回到军中,现元帅和准元帅都在军中……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道理都是一样的,如果李长川回去军中,威武军一定会动荡不安,小叔的威望愈甚,他三四年未在军中,在军中可以说已经成为过去式,即使仍有传说,但比起如日中天的小叔,已是显颓之势。

    如果两人相争,是对家喜闻乐见的,他们自损势力,是最愚蠢的行为。所以,李长川即使完全治好了腿,也不会再回到军中。否则,小叔这些年的努力,会功亏一篑。

    泰安帝再三确认李长川的确不再适合上战场后,他叹了口气,似是惋惜。

    不过这样也好,他亦担忧精锐之军因此分裂,实力减弱。

    泰安帝清楚,外族虎视眈眈,不敢轻易来犯,就是因为有威武军在震慑。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