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婚 - 218女子学堂
张廷旭恨头疼,圣上话里话外的意思还是想要建一座女子学堂的。[千千]可是一个大男人参合女人的事儿,即使只是个学堂的组建与教学,也够难为人的了。
可是现实是女人不可能入朝为官,而这个学堂如若是官办的就必须官方出面。谁来做这个官方的代表人物就是个问题了!而张廷旭是千不愿、万不愿做这个事儿的!
如今怎么办?张廷旭低着头,但是明显感觉到圣上盯着自己那灼热又冷然的目光。张廷旭心里七上八下不停乱跳,“这个……那个……”最后张廷旭一咬牙,这事儿自己是不接也得接啊,“微臣愿意一试!”
“哦?”圣上坐正了身子,看着张廷旭的目光明显回暖了,“呵呵!爱卿既然自报奋勇要做这个积极开拓、勇于创新的先驱者,我朝首例官办女子学堂就要爱卿多费心了!呵呵!”
圣上是开心了,可是张廷旭悲催了!各个氏族都有内设的女子教育机构,谁愿意将自家姑娘送出来啊?这回自己恐怕还真是费力不讨好了!
张廷旭咬咬牙,为了张家的未来,我忍,我干……
张廷旭头疼的筹划官办女子学堂的时候,本朝首例官办女子学堂已经在珙县成立了……
珙县女子学堂设在县衙隔壁的院子里。这院子是耀华出面购买并以捐赠的方式送给珙县做女子学堂的。因为院子占地大,地理位置又好,所以着实花费了耀华不少银两。不过耀华想想即将要做的事儿,万一成了那可是名传千古的好事儿啊!索性耀华就直接将那座院子装修成适合女子学习的地方,然后才捐赠的。
珙县的官员和百姓听说了即将要开办女子学堂的事情,虽然不尽然全都赞同,但是对耀华的捐赠行为还是称一句“高义”的!
学院设内院和外院两重。( )内院为学堂的女子提供住宿和伙食,外院则是学习和活动的区域。经过耀华与志仁商议,内院的女子宿舍设为单人间和双人间,格局是阁楼的样式,二层、三层为宿舍,一层是这大厅和活动室,当时还有一个阅览室,里面放置了不少的书籍。
阁楼旁边就是餐厅,餐厅是现代的食堂样式,餐厅后边就是厨房。
外院的教舍就设置了很多间。分开了不同的课程,而且每个教舍的容量是三十人,也就是说如果超过三十人学这门功课。那就要分开两个或者多个教舍了。
课程的设计暂定有识字、女子规范、女四书、管账、人情往来、女红、厨艺这些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耀华设想以后再增设一些诗词歌赋、鼓乐歌舞等陶冶情操的技艺。如今嘛,还是务实一些的好,毕竟首批学员应该是平民人家的占多数。
学堂的地儿有了,可是学员和先生从哪里来就是两个重要的问题了。
珙县绝大多数人是平民家庭,在这样的家庭女子也算是半个劳力的。甚至可以帮家里做很多的活儿,赚上不少的钱呢!甚至有些人家的姑娘就是用这笔钱做嫁妆的!
先生就更不好请了,要有学识,要镇得住场子,年纪还不能太轻,总之是限定多多!
志仁想要设这个学堂无非是想着让女子也更有见识。也有谋生的手段,甚至可以有一段幸福的婚姻。而耀华的心思则是单纯的希望每个女子都能想自己这样找到一位如意郎君,生活过的有滋有味的。而要想日子过的有滋有味。那就要夫妻之间有共同语言,丈夫是读书人,妻子就能读书识字;丈夫是商人,妻子就能写会算;丈夫是农民,妻子就能将家料理的井井有条。这样的家庭怎么会过不好呢?
可是如今就是有太多的女子是文盲,没有见识不说。村妇更是东家长西家短的惹人嫌弃。耀华相信有个美好有见地有学识的女子和一个无知女子放到面前,每一个男人都会选择有学识的女子。而有学识的女子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空间的。
志仁觉得要想让女子愿意到学堂来,就要让人家觉得女子进入学堂比在家更有价值,更有好处。怎么办?志仁是这样宣传的……
五岁以下的女孩子在家,您担心不?您是否需要在工作之余分心照顾她们呢?那些娇弱的女孩子需要更多的贴心照顾,这时珙县女子学堂就是您的首选。在这里您不需要交一分钱的学费便可让女儿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并且可以启蒙识字,懂得更多的道理,您何乐而不为呢?
女儿渐渐长大,父母的烦心事儿是否越来越多呢?女儿怎样才能找个好婆家,嫁的更好,过的更好?珙县女子学堂就是您的首选!在这里,我们会交到您的女儿识字、明理、懂规矩,让您的女儿能写会算女红厨艺样样出色,这样出色的女儿还愁找不到婆家吗?您要犯愁的是选哪一户人家啊!
这份宣传单经过志仁的手变的通俗又能引人重视。但是志仁知道宣传单只能宣传给识字的人看,那些不识字的平民还是占大多数的,说以珙县的说书先生们又有活儿干了!他们被志仁委托走到各个村子宣传女子学堂的好处,是大家相信女子学堂出来的女子一定能有个好的前程。
宣传是到位,但是因为这样活着那样的原因,真正原因进入学堂的女孩子数量还是很少的。在耀华解决了先生的问题之后,学堂招收的学生也就不到二十日,其中六岁一下的有八人,六岁到十二岁之间的又七人,十二岁往上不到十五岁的有三人……
在女子学堂紧锣密鼓的筹办并最终准备开课的时候,珙县公立学堂也筹办好了。与女子学堂的冷冷清清不同,公立学堂的报名人数非常多。
因为公立学堂是免费教育,而且学而优则仕,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的想法深入人心,所以家中有适龄孩子的都想送到公立学堂来识几个字,如若是有天分能有个功名在身那就更好了!甚至有些临县的人家知道了珙县公立学堂的成立,也都跑过来看看能不能在这里读书。
志仁无法,实在是人太多了,只好要求了准入门槛。第一要求是珙县户籍的生源,这条竟然少了三分之一的报名者。第二条是要求年纪在五岁以上,这样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也方便管理,如此又有不少人失去了资格。最后要求已有功名或已经拜过先生的人不能报名。咱们成立学堂也不能让别的教书先生没有饭吃不是!
最后留在学堂的学生有两百四十人,被分成了八个班级,每个班级三十人。
学堂开学的时候志仁许诺等到珙县的经济更为良好之后,一定扩大学堂的规模,增加师资力量,无比办一所在闽地甚至全国都知名的学堂。
虽然女子学堂比值男子学堂要默默无闻的多,但是耀华相信将来别人看到学堂毕业的女子嫁得好,日子过得好,自然会来的。
转眼又是一年过去了,张廷旭在京城战战兢兢的办起来女子学堂,这样一来得罪了很多氏族,再加上对王家反水,甚至走到了氏族的对立面,所以日子过得艰难。
而圣上看着张廷旭的日子不好过反而心情很好,只是时不时的想起说是回乡探亲结果杳无音讯的吴敏之还是会心情低落。敏之啊敏之,你为什么就消失不见了呢?
经过一年的辛苦经营,志仁让珙县的百姓生活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特别是为了将来发展海上贸易所以一直努力研制的大海船也有了成果,眼见着珙县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人们的脸上笑容越来越多了。
大海船的研制过程时常让志仁想起上辈子看的穿越中让人热血沸腾的各类改革、研发,让古代的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主人公也成为了令人敬仰的存在。志仁常想自己想着、努力着研制大海船的过程不就跟里写的一样吗?
甚至那个主角万能、无限幸运的论调也是一样的,自己是求仁得仁啊!
夜深人静的时候,志仁常常想八爪鱼一样抱住耀华,美滋滋的想着自己是主角啊!前辈子不敢想或者说已经失去信心去想的事儿竟然在这辈子实现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现在跟老婆还是纯盖被聊天的关系,美好的福利也就是亲亲老婆的小嘴,或者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摸摸自己的老婆。
志仁在内心狼吼,我不想做柳下惠,我想推倒亲亲老婆啊!我干嘛那么二缺的跟老婆约定要等到她十八岁才推倒啊?
志仁和耀华到了珙县的第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变化很大,不禁是人,还有环境。志仁不知道圣上打算让自己在这个海边的县城呆多久,是否有让自己试水海贸的设想呢?海贸……利益前侧太多,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呢!
明年……明年会怎么样呢?想着,想着,志仁阖上了眼睛!zzz……
</p>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