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你一生晴柔 - 二.觐见圣颜
“唉,娘娘,这丫头啊,淘得很。在边关这几年,您父亲宠着,一天到晚地疯玩,成日打扮成小子样,和军营里的那些人混在一起。前两年,让她学琴,简直要她命一样,最后只好放弃了,哪有娘娘小时的半点乖巧。”
晴柔一听母亲在二姐面前揭底,不由地脸红,站起来,走到母亲旁边,牵着她的袖子晃着,嘟着嘴,撒娇道:“娘娘,别听母亲的。”
淑妃看着至亲在眼前,心底是一片欢喜,招手让晴柔也坐到一边,爱抚着她的头发,笑着说:“妹妹,如在家那样喊姐姐吧。你啊,这么淘,什么也不学,小心以后没人娶呀。”
“姐姐,”睛柔鼓起腮帮子说,“有你和母亲疼我就好了,才不要嫁人呢”。
“哪家的姑娘不想嫁人啊?”洪厚的男子声音在殿外响起。
须臾,一名穿明黄龙袍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七尺身长,剑眉上挑,眼角的细纹掩去几分虎目的精光,悬胆鼻,宽唇上蓄着齐整的青须柔化了分明的棱角,笑意浓浓,正是晟朝天子—康元帝。
“参见皇上。”晴柔赶紧随母亲从榻上下来,跪在地上与室内宫女们行叩拜大礼。母亲则行屈膝福礼。
“臣妾见过皇上,这殿外的宫人也不提前禀告,请恕臣妾失敬之罪,”一边说,一边淑妃作势要起来。
康元帝跨步上前轻轻地按住淑妃,爱怜道:“爱妃莫动,你身子重,联早就免你行礼了。是联让奴才们不要禀报的,怕打扰了你们唠家常。”
康元帝坐定榻上,让人免礼并赐座,然后,关怀地问母亲:“夫人,从边关赶来,路上可顺利?”
“谢皇上关心,一切顺利。”母亲恭敬地欠身回复。
“这想来是五小姐吧?”康元帝注视着晴柔。
当朝天子勤勉朝政,精通文韬武略,又体恤臣民,将晟朝治理得井井有条,是位不可多得的明君,在举国上下声望极高。
晴柔感觉做梦一样,可以有机会看到天子真容,还这么近的距离,心情不由澎湃起来,暗自想“太威风了,回去后可以跟那帮小子好好显摆下了。”
听得皇上问话,晴柔清清嗓子,规规矩矩地又磕了个头,直起身子,脆生生地回禀:“回皇上姐夫的话,正是臣女。今得觐圣颜,真是三生有幸。”尔后,抬起头,透亮如宝石的眼睛仰望康元帝,透着仰慕的神色,一脸欣喜。
“皇上姐夫”康元帝听得这一称呼觉得新鲜,与淑妃对视一下,笑道:“爱妃的小妹倒真有趣,看起来很伶俐。”闺路
淑妃掩嘴一笑,打趣道:“皇上,您可别夸她,小心她得意得找不到北喔。”
“淑妃娘娘,皇上姐夫那是天眼炯炯啊~”入宫前的宫规没白学,在皇上面前,晴柔换上二姐的尊称,一本正经地接了下去。
康元帝虽然有两位公主,但一位已出嫁,另一位在贤妃的教导下循规蹈矩,很少这般亲昵,现在有这么一位可爱,娇俏的女娃子表现得如此亲密,再加上是爱妃的小妹,心中很是喜欢,不但让晴柔免礼平身,准许她今后私下可以这般称呼,而且解下块玉佩作为赏赐。
康元帝在淑妃这坐了大半个时辰,在一旁的晴柔讲着边关的轶闻趣事,气氛融融。看天色渐晚,快到用晚膳时间,康元帝体谅地让淑妃陪第一天入宫的家人用膳,就摆驾去皇后的椒房宫。
用膳时,母亲嗔怪晴柔:“柔儿,母亲在府内不是关照过你,在宫内要谨言慎行吗?方才你那般称呼皇上,是不合规矩的。”
“母亲,”晴柔还未分解,淑妃先接了口,“不碍事,小妹是个机灵的,皇上很中意那个称呼呢。她在锦年那学了不少,也打听了不少呢。”淑妃俏皮地对晴柔眨了眨眼。
“锦年姑姑可好了,说得可详细了呢。”晴柔一边说,一边对站在一侧的宫女锦年绽开个大大的笑容。入京都后,淑妃就派了宫女锦年到府中教导晴柔宫规,不过十天,晴柔和这位圆脸,一团和气的宫女就相处得很融洽了,锦年对她也是悉心指点,并且对于她打听宫中各位主子的喜好,讲解得也极为细致。
“妹妹这么小就会察言观色,是个乖巧的。”
“这是昭大哥说的,和人相处融洽,就要知己知彼。”晴柔一脸骄傲地回答。
“昭大哥?”
看到淑妃一脸疑惑,母亲做了解释:“那是你妹妹两年前在定北关外的山崖下偶尔救下的一个人,叫诸葛昭,古灵精怪的,不过懂得很多,现在做了你父亲的幕僚。你妹妹最听他的话了。”
“昭大哥可厉害啦……”噼里啪啦,晴柔神采飞扬地讲了很多关于诸葛昭的事。
母亲看淑妃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也就没提醒晴柔用膳时不可多言的规矩。整个晚膳时间,就听得晴柔那黄莺般的清脆声音和母亲,淑妃的笑声,其乐融融。
是夜,晴柔带着绿萝到了东殿的第二间厢房歇下,第一间是为母亲准备的,但因为要讲贴己话,第一夜母亲就歇在了淑妃的寝殿。
(紫琅文学)
</p>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