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你一生晴柔 - 十五 绝地反击
经过“思贤门”就到了“崇德堂”,三人一起进了屋内。正上首有一位满头白发,满脸红光,银须飘飘的长者,年纪近六十,精神矍铄,一身鹤氅,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秦灵茜介绍这是掌管太子监的周大夫子。
“老夫子学识相当渊博,人可好了,是个老顽童。”谢洁莹插着话,偷笑着。
晴柔心领神会地一笑,整整服饰,恭敬地上前拜见周大夫子。
周大夫子眯着眼,摸着长长的胡须,上下打量了一番晴柔,一脸笑容地让她去座位上。
太子监虽是男女同学的,课程设置,有通用课,也有分开授课。早上第一节道德课和第三节的琴艺课是通用课,第二节则分男子的国学课和女子的妇艺课;下午第一节是健体课,分男子的骑射和女子的舞蹈课,第二,三节则是通用课书画课和围棋课。最后一节是对诗会,每日出一命题,全太子监的人都可以应对,评出一首最好的。
如今太子监共有男七名,女七名。男子分别是年十六的四皇子,年十四的六皇子,年八岁的皇七子,年七岁的皇九子,年十七的荣亲王世子赵靖成,年十五的英国公世子赵德沁和年十四的卫国公世子赵光卓。女子除了晴柔见过的,还有就是康元帝的三公主—福宁公主。
上通用课时男女的座位以男左女右分开,并按出身排列前后。晴柔被安排在右下首,在谢洁莹后面,两人很是满意这种安排。
经谢洁莹指点,晴柔对已到的男子那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荣亲王世子长相俊秀,只是神情高傲。论起来,俊朗的英国公世子和晴柔算得上亲戚,二叔家的晴婉表姐就嫁给了他的三叔,看起来斯文有礼,还朝着她点了点头。文弱的卫国公世子相貌英俊,只是神色间淡淡的,仿佛眉目间都笼着层烟,目光不知投注在哪,对身边发生的事不闻不问,一点没注意到晴柔。
晴柔正与谢洁莹交头低议在座的众人时,听闻有人通报:“四皇子,三公主,七皇子,九皇子驾到。”
屋内的人都站了起来,面向门口而立,恭迎。
三男一女鱼贯而入。走在最前的是器宇轩昂的皇四子,皇后幼子。中间一脸端庄,目光微垂,荔腮粉面上挂着平和笑容的女子,是三公主,贤妃之女,年纪虽小,却是一派优雅淳善。并肩而入的是七皇子和九皇子,两人脸上稚气未脱,都略有点婴儿肥,虽不是同母所生,看起来有点相似。“小正太啊”晴柔心中暗评。
一番虚礼之后,“崇德堂”内才安静下来,周大夫子开始了授教,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主要是宣扬些历史名人的高风亮节的事。
第二节课,男女各自到了“博思馆”和“韶华馆”跟不同的博士学习治国之术和齐家之术。女子所学的除了女德,女言,女容和女工外,还加上了治家之方,如看懂帐簿,食物养生之类的。女工的授课,主要着重在刺绣精品的鉴赏。一节课差不多一个时辰,中间休息一刻钟。
第三节琴艺课,又是通用课。她们三人随众女子在“清心厅”内享用了些茶点,略微休息一下,才起身前往“杏坛”。
“杏坛”实为六楹尖顶的湖心亭,四面临水,以曲桥相通陆地,时已秋末,湖中支支枯荷林立,不复夏日荷叶连天的盛景,却得显幽静深远。在此处抚琴,悠扬乐声可借清风,向四下飘飞,倒是个妙处。
亭四周已坠上层层纱萝,将寒风挡住,却未遮住亭外风光。角落里也支起了暖炉并焚着“静心香”。人入得亭中,一片温馨。
周大夫子已端坐亭中,一派气定神闲。众人按序环坐亭内,晴柔的左手边是谢洁莹,右手边是九皇子。每人面前都有张“九霄环佩”,虽然晴柔只学了三个月的琴,却识得好货,不由暗叹太子监出手阔绰,百余两的琴竟用来教学。
众人各自坐定后,传出楚玉玲婉转的声音,“周大夫子,学生有一不请之请,不知可否应允?”
“且说无妨。”
“今日新来的艾家小姐,是淑妃娘娘的小妹。听说,当年娘娘在秋桂宴上一曲”幽兰“,真如天籁之音,技艺超凡。不知我等可有幸听艾小姐一曲?”楚玉玲说罢,一脸的期盼,只是斜挑的眉梢露出看好戏的神情。
“楚小姐,小女子只学过三个月的琴,怎能和淑妃娘娘相提并论?只怕在座诸位听了我弹的琴,呆会都要跳湖,洗耳了。可是,现在的湖水那可是冻死人了呢,怎么办呢?”晴柔假装冷得打个抖,带着一副为众人好的神情抢答。
“楚姐姐,怕是艾小姐不愿意吧。”又听得赵晓芸银铃般的声音,见她突然用手掩住嘴,仿佛不小心说错什么,用眼瞅了晴柔一下,接下来说,“哦,我的意思是不能强人所难。”她故作圆场之态,实际意指晴柔心气高。
晴柔注意到谢洁莹准备开口,怕再掺多个人进来反而不好,显得自己一来就惹起纷争,于是朗声笑道:“赵小姐言重了。小女子就用琴唱一曲吧。只是请诸位一定要坐稳啊。”脑子迅速转动起来,想着对策,眼睛一亮,计上心来。周大夫子听了,颌首同意了。坐在对面的六皇子很是担忧地望了过来,他派人打听过晴柔的事宜,知道她在大将军夫人强逼下只学了三个月的琴,恐怕连最简单的曲子都弹不出来,但看到她老神在在的神情,莫明地信她有应对之法,勉强按下不安的心神。在座提前打听过晴柔底细的不在少数,有幸灾乐祸的,有好奇满满的,也有漠不关心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空灵悠长的清唱飘扬开来,晴柔在吟唱到“在人间”时才以左手按弦,右手轻挑出散音,清冷旷远之音飘飘缈缈四下散开。
歌声略歇,待最后一丝余音即将消失之际,复又听得晴柔音调转高,继续唱道:“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后一句,晴柔复唱了三遍并配以明亮铿锵的琴音,将歌声送入听者之心。此时亭外劲风骤起,不时有风穿过纱萝层层将她的吟猱余韵送向远处,悠悠附于风中。
曲终琴止,很多人沉浸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词句中,亭内一片静寂。一向淡漠的卫国公世子开始将视线投注到晴柔身上。
看得众人欣赏的神情,赵晓芸不由愤愤地在袖内暗绞双手,明明打听得晴柔不会弹琴,方才课余间与楚玉玲商定,唱个双簧,让她出丑,不料却为她人做嫁衣,于是按捺不住地出了声,一向甜美的声音中竟有了丝尖利:“艾小姐敷衍了吧?只拨了几下琴弦。”
“我不是用了琴吗?也唱了啊。”晴柔双手一摊,一脸纳闷地反问。“扑哧”几声,原来是七皇子,九皇子和谢洁莹发出的笑声。九皇子点着头,奶声奶气地赞同:“没错,艾小姐是用了琴了。”
“可是……”赵晓芸一时不知如何反驳,憋出个大红脸。笑着的三人笑得更欢了。赵晓芸情急之下,一时忘形,竟“嗖”得站了起来,用手指着晴柔,似要发怒。
“好词,好歌声。”清冽的声音由亭外传来,还伴着两下掌声。入口的纱帘被人掀起,随之进来的是紫衣黑氅的怡亲王,眼色邪魅,双唇冶艳。
亭中众人全部起身行礼,男子拱手为礼,女子除三公主微福外,皆屈膝低头行礼。
怡亲王一挥手,算是可以了,旁若无人地,问道:“刚才谁唱的?”
晴柔心中暗叹,流年不顺,又遇上妖孽了,抬头回道:“是小女子。”
“艾小姐?”怡亲王听得,上前几步,自上而下地俯视下来。晴柔清晰地看到自己倒映在那潭深渊中的影子,小小的如砂砾。
“不错,就是琴艺要多练。”怡亲王露出个妩媚的笑容,灿如百花盛开,晃昏了诸多女子的眼,唯有晴柔保持着原有的笑容,一脸淡定地点头应下。
怡亲王看到晴柔神色镇定,眯起了眼,定定地瞧了会,扔下句话“把词写下来送我府上”就转身走了。
因为怡亲王的出现,晴柔弹琴一事就此翻过。晴柔看九皇子冲她竖起大姆指,就还他个人畜无害的大笑容。接下来,周大夫子开始授课。课后,九皇子侧头问晴柔,“你自个写的词?”
晴柔忙摆摆手,说是听别人唱过,拿来临时救下场。九皇子才满意地点点头,“我就说嘛,不过比我大一年,怎么能写出这么好的词。”
晴柔摸下小脑袋,笑着点点头。
谢洁莹和晴柔没有午休,两人趴在廊下的扶栏上,聊天。谢洁莹问:“要不要反击一下?”晴柔一本正经地问道:“如果你被狗咬了一口,难道还反咬回去吗?”
“回答得真妙!”不知何时到了两人背后的九皇子听到了,大笑出声。
两人被吓一跳,转过来,本要行礼。
九皇子摆了摆手,说:“不要多礼。艾晴柔,你真逗,接着聊啊。”
生性活泼,好动的九皇子就这样和她们玩到了一起。
下午的时间,除了收到几个冰冷的白眼外,晴柔过得还算太平。
第一天的太子监求学就算圆满结束。回府前,晴柔再次谢过了六皇子,并说第二天就不烦他了。六皇子掩住失落的心思,目送她骑上小马,和秦灵茜,谢洁莹的马车走远。
(紫琅文学)
</p>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