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程序 - 超级程序第3部分阅读
如命,读到有趣入境处不时听到“噗嗤”一声,饭桌上也常常摆着一本书,甚至特意在外面找个清静处蹲在地下拉屎时地上也摊开一本厚厚的小说,有时被屯人看到,传出去说老吴家的孩子拉屎还百~万\小!说。过去这里没有通电,他们白天上学干活晚上只好凑到煤油灯旁就着豆粒大小的微弱灯光百~万\小!说,后来吴亮在村里说了算把通电工程作为头等大事,为村民谋福利也是为自家人读书方便。童慧在这个家庭看到的景观,是农村中很少见的,多少冲淡了她的不满和怨气。只是夫妻之间的太不如意了,一时也只好节制忍耐。从这段叙述看,吴劳模的下一代,比别的农村青年幸运一些,能够在日常琐碎的在一个屋檐下密切接触的生活中,经受着一场比农村文明高出很多的城市文明的洗礼,使他们多多少少开始远离不洁的农村生活,又通过读书的提升,一切都在不知不觉地发生,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慢慢地他们自己也在讨厌那些邋遢的生活习性,这使他们在后来能够比较顺利地融入城市生活中。这可真是一种奇特的学习和教育方式,却比那些文明劝诫更加有效,在漂亮嫂子的目光下,他们懂得了干净整洁的重要性。
吴亮冷静地权衡,考虑还是分家单过为好,现在吴华也下来干活,老四吴实又当了兵,吴贵也复员被安排到县银行工作娶了媳妇,小弟小妹也能做些家务,家庭负担逐渐减轻,他的耳朵里也渐渐听到村人对他的议论,说他靠弟弟们拉帮套生活,决定搬出去单过。分家的结果,对大家和小家都是解脱。
正文第五章奇人奇遇结奇缘
多少年以后,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亩产跨黄河、过长江的奋斗目标,大榆树村的孙大嘴说,不是吹牛皮,我们村早就跨过黄河了,要是吴支书还领着大家干,现在没过长江也快到长江边了。有人接话道,要是老吴接着干,难保不发生变化啊。孙大嘴听了也感叹道,现在的大队干部,不光脱产,拿的也多,碰到有好处的事情,先想到的是自己,外边人来到村里想找大队领导,不用打听,一看房子就知道,最好的一定是书记,然后就是大队长,大队会计。有人笑道,你真聪明,那天公社来个人,我还似的领着人家去找,让人感觉好像是在献殷勤,自己也感觉有点掉价,去他妈的,以后再来外人找领导,我就说你看房子就知道了。孙大嘴笑道,你这样介绍人家不埋怨你不热情。我也想热情,可热情不起来啊,想想自己住的那个鳖屋就没情绪了。大嘴与别人关于看房识人的议论没几年,上边就有人发话了,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实际上在不管得没得到允许之前,一部分人已经先富了,听到这句话哪部分人会受到鼓舞激励和保护呢?大队书记队长会计是不必的,首先是那些想富能富却不敢富不让富的人,有一种终于从贫富纠结中解脱出来的轻松感,这些人只是富了那么一点成了冒尖户万元户就不得了,要变天了,要想法打压封杀,不外是城管撵工商查税务罚,原因是那些人都是下三滥不务正业二流子懒汉破鞋甚至进过监狱的,无非就是长途贩运倒腾点东西开个杂货店摆个小摊,怎么能让这样的人先富?孙大嘴就属于这类人。
孙大嘴,学名孙成刚,爹妈死得早,先寄养在亲属家,后来大些呆不下去,不愿意吃那个烂眼子食,一个人出来自由混日子。十几岁时吴劳模当村书记,为了照顾这个孤儿,让他住在村部,所谓村部就是一座大草房,里面十几米长一铺大炕,屋里犄角旮旯处放些农具一类的东西,平时是开会的场所,为了让大嘴生活,专门隔出个小套间作为他的起居之处,又在里面搭建了锅灶,给他添置了简单的生活用具。平时桂芳可怜他总让儿子们去喊他来家里吃饭,老吴家就成了他的第二个家,常来常往。他这个人从小缺乏管教,懒散惯了,喜欢逍遥,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人长的牛高马大,嘴大嗓门也大,他在村东头说话村西头都能听见,什么事情经过他嘴里一说,就像村中心的高音喇叭一样,全村人都能听到,就是听不到他说,经过别人的嘴一传播也知道了。大嘴出奇就出奇在那张嘴上。只要他一笑,嘴角自然向腮帮一抻上下嘴唇一扩,整个脸就突出下部那张嘴了,咋一看那张嘴可太大了,嘴大成了他的突出标志,就象房子好是书记队长会计的标志一样,可人家那标志带来的是幸福,现在还不知道大嘴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再说,他的嘴大还不象平时人们说的领导嘴大,领导的嘴大是说领导金口玉牙,说了算,能决定人的命运。大嘴好在牙齿挺齐整,不难看,不然会吓着人。村人戏说,没见着人有那张大嘴的,再遇到涉及大嘴的事情,传来传去是大嘴说的大嘴做的,大嘴大嘴的,叫习惯了,他的真名实姓倒被人忘记了。冷不丁有人问,大嘴姓什么,就在嘴边上偏想不起来了,光记住他那张嘴了。更让人好笑的是,大嘴有一次到会计那里领东西让他签字,他想也没想就在上边写上大嘴,连他自己都忘了自己姓什么,一时成为村民的笑谈,可见大嘴深入人心竟然深入到自心。
此后,大嘴被叫的更响了,成了远近知名人士,别村的看到村里人,好笑地问你们村出了个大嘴,净出笑话吧,现在怎么样了?他整天穿着件破布衫子,敞着怀,趿拉双露脚趾的破鞋。原始社会主义的大帮哄成全了他饿不死,但也好不了哪去。吴劳模家的体贴多少让他收心,勉强能够跟着大家干些半拉架的农活,干活出力的人看着他这样秋后不比别人少分多少,心里有气但又怕他那张大嘴。他这张嘴也怪,他从来不说那些嘀嘀咕咕的小话净说些大话,大嘴配说大话,他说的所谓大话就是从村中广播喇叭听到的或别处听来的关于社会形势社会新闻社会问题的话,这类话人们说起来传播时可以不避人。见到有人做了见不得人的事,他当面就说,却从不嘀嘀咕咕传小话,是名符其实的大话风格,使有些人对他挺服气,在他面前多少有些收敛污秽的东西。
奇人必有奇遇。吃代食的第二年春天,到处都是要饭的。这天上午,村里来了两个要饭的,是从山东流浪过来的父女,父亲已经病饿得走不动道了,被十七八岁的姑娘搀着趔趔佝佝进了村,那年景大家都患上了饥饿症,看到了这父女连叹息也叹息不起来。奇就奇在这要饭的竟然成就了大嘴的美好姻缘。大嘴中午收工往大队部走,路上看到父女两人,父亲已经奄奄一息躺在路上,面黄肌瘦的姑娘坐在父亲身旁哭泣着。他见状走上前问了问,想也没想就把躺在地上的男人背起来向自己的住处走,姑娘听天由命的跟在后面。不想到了大队部把男人放在炕上,才发现那男人已经咽气了。姑娘见状扑到父亲遗体上痛哭起来,大嘴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一脸尴尬茫然,没想到背来个死人,站在那里大脑一片空白。姑娘哭着哭着就诉说起来,爹你怎么就这么狠心一个人走了,我可怎么办啊。姑娘越诉说越凄惨的悲情,触动了大嘴的钢骨,看一个年轻的姑娘落难自己好歹是个小伙子,顾不了活人,先把死人的问题解决了。他马上喊来几个伙伴,找了张破席子,门板卸下来把死者一包放在上边拿了两把铁锹抬着去了北岗,选了个地方挖坑就埋在那里。等坟包也起来了,这姑娘控制不住悲痛一下子扑到坟上痛哭起来,哭着哭着就昏过去了。
大嘴处理完死人还要处理活人,一个姑娘也不忍心放在荒郊野外。对死人有钢骨对活人更应该有柔心,好在那时处理这样的事情也无需请示领导。遇到这样的事情,好点的领导会露出无奈的神情埋怨他没事找事,差点的会呛他,你是县长还是乡长,就是县长乡长也没办法,要有办法还能让人死在你这里?你还挺能做主,你就自己做主去吧,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没那个金刚钻就别揽那个瓷器活。大嘴不要说去见领导,一想就心寒了。自己老哥一个也不用看家人脸色。二话不说把姑娘背起来就走,就这样把姑娘也背回来放在队部的大炕上,这时已经是下午了,几个伙伴去出工他让捎个假,自己忙着烧水让姑娘喝,看姑娘饮了些水勉强睁开了满含泪水的眼睛,似乎是在向自己发出呼救,他一看这架势心发狠,把自己一直舍不得吃的救命粮、生命粮拿出来,是政府按人头发放的救济粮,20斤玉米面,自己一直舍不得吃留着用来度春荒的。现在真是派上救命的用场,不过不是救自己的命,是救一个与自己无亲无故的姑娘。也许是他自己的孤苦经历养成了他的悲悯心,看不得人在孤苦悲伤中的状态。他赶紧在锅里先熬了点糊糊,先喂姑娘喝了下去。姑娘多少天肚里没食,现在见到食物很快缓解过来,这时他已在锅里贴好了大饼子,就着早晨剩下的鱼汤,让姑娘吃了下去。
姑娘吃着吃着肚里有了食,精神一松懈忍不住极度虚弱就睡过去了。当姑娘迷迷糊糊睁开眼醒来,天好像刚刚放亮的样子,看着自己身上盖着破棉被,一下子惊醒了,坐起来想了想,才回忆起昨天发生的事情,马上下炕推门走出去,一出门又吃了一惊,原来救自己的小伙子就坐在门旁的土墩上睡着了。昨天到今天父亲去世太短暂的亲身经历,感受到有人关怀的暖意,现在又看到极其动人的一幕,顷刻间如有一股热力注入到她的心田,焐化了她那颗孤寂悲痛的心。
在这里我们会感受到处于极端孤苦悲痛状态下的人心对人间关怀极为敏感的感受能力,她心里一热,泪流满面一下子跪在他面前就哭了起来,这哭声混合着悲情感激之情合成起来越哭声响越大,把大嘴惊醒了。大嘴见状站起来又想搀着姑娘起来,可现在不像昨天,埋死人救活人火上房来不及细想,现在姑娘虽然衣着凌乱憔悴的样子,可肚里有食又睡了一夜,精神得到恢复,看上去透露出鲜亮劲儿,散发出青春的气息,他蹲也不是站又不是。那姑娘哭诉道,从今以后你就是俺唯一的亲人啊。
大嘴听了有些发懵,姑娘又哭诉道,你帮助俺发送了俺爹又救了俺命,以后俺就跟着你过生活。他还是一脸茫然的样子,姑娘看他不明白,索性拿出山东姑娘的泼辣劲儿,俺就是你的媳妇。大嘴这一下明白了,明白过来却紧张惶恐的不得了,嘴里一个劲儿说,不不不,这是啥事办的。姑娘这时就站起来了,说,俺看你也是一个人,俺就跟定了你。这下子他意识到麻烦了,没了主意。姑娘不理解他,问道,你是没相中俺?如果你没看上俺,你就吱一声,俺立马就走。他一听马上道,不不不,不是。姑娘又道,那你是同意俺的意思了?他又马上道,不不不。这一连串不,不是姑娘费解,就是我们听了也一样费解,到底什么意思,是同意,还是不同意?还是得找个明白人。
说明白人明白人就到了。桂芳昨天晚上听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不一早就赶过来看看,一看两个年轻人站在那里,便走到二人身旁。听了二人的诉说,马上明白了怎么回事,便干脆利索道,你们两个都没了父母,要信得过大妈,大妈就给你们做主,秀媛与你虽然刚见面,但看出你的为人,也看你这个孩子信得过靠得住,是个有正事的孩子,把自己的终身托付给你,我说成刚,秀媛这孩子是知情达理,透出秀气鲜灵劲儿,你以后体贴人家对得起人家就行。这个年景也顾不了祖宗守孝的规矩了,干脆你们两个先去祭拜一下秀媛爸爸,我再同大队说一下,大队部就是你们临时婚房,后天就完婚,然后再砌个间壁,以后你们自己有能力了盖房子再搬出去。你们要同意呢,我现在就去张罗。秀媛和大嘴不约而同地一同给桂芳跪下,动情道,大妈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我们在天的父母也会感谢大妈,我们两个一生一世要报答大妈的大恩大德,说着就给大妈叩了三个响头。两个年轻人就这样结合到了一起。
桂芳是个助人为乐的人。自己乐时帮助别人给别人创造欢乐不稀奇,自己心情好了愿意做成全别人的好事并不难。自己心情不好遇到闹心事烦心事还能帮助别人度过难关就非常可贵。桂芳的助人为乐就是难能可贵。这边帮助大嘴秀媛婚事热闹了几天,自己家里是一团糟,正为吴全的婚事着急,又赶上吴亮被学校撵回来,一对新人知情后更加感激大妈。
话说一对新人结合后,各自渐渐发生了变化。李秀媛有了男人的爱惜体贴滋润,又结束了多年四处流浪的生活,身体丰润看上去体态秀美迷人,村人才发现是个美女坯子,原来贫穷也能摧残绞杀女人的天性美。穷人家孩子早当家,历经磨难的秀媛,烧水做饭洗衣服收拾屋子手把快又干净利索,待人接物也通情达理,大队部也变得比过去干净整洁了,劳动之余村民们成群前来在大炕上坐坐闲聊成趣,或者打扑克下象棋。大嘴本来粗犷的性情,凭空拣了个漂亮媳妇,这是做梦都梦不到的事情,知冷知热有人疼,又是难得的贤内助,心里暗暗发誓,要让秀媛一生过上好日子,有了女人的爱,焕发了他的怜惜女人珍惜人生热爱生活之心,性情显得比过去沉稳了,连说话也不再是粗声大嗓,穿戴也变得整齐干净了,村人惊奇他的改变,两个人和和美美日子渐渐活泛起来。
村里飞来一只美丽的凤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却有人动了滛心萌发了滛念。世人皆知,这滛心滛念最毒,一旦发生难除,驱使人走上邪恶道路。这大榆树村有个滛棍,好吃懒做无赖流氓欺软怕硬,硬是j占了一个有夫之妇,那家男人也是窝囊,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大家都知道,但民不举官不究,只能心怀恨意。这里本来是鱼米之乡,这两年闹涝灾,庄稼几乎绝产,米少鱼多,成全了这一方人,没有饿死人,常吃鱼又意外地成就了这里的人们,大脑发达智力高,有些人用来学习务正,滛棍却滛心更炽滛意更浓,不满足霸占那一村妇,又盯上了新婚少妇秀媛,但忌惮大嘴的威猛,便刻意寻找机会,先得手再说。这天大嘴被队长派了公差去邻村办事,这滛棍见有机可乘,便急忙来到队部,本来队部就是人们常来常往的场所,秀媛又是天真单纯,没有提放之心,这滛棍进了屋看到秀媛新婚丰韵少妇美体,忍不住上去又搂又抱又啃起来,秀媛见状又羞又急又恨,二人就厮打起来,秀媛顾忌声名没有喊叫只是想逼这人蔫退,哪成想这滛棍意念受到抵抗反激起恨意,滛意也更盛更浓烈,使出蛮力狠劲,秀媛也使出拼死的劲头捍卫自己的贞洁,双方在撕咬搏斗中似乎已经忘却了目的,只是剩下单纯兽类的体力搏击和的征服,可怜的秀媛刚见恢复的体力毕竟长期忍饥挨饿内力孱弱,哪里经得起这样折腾体力渐渐不支瘫软成一团肉面,眼看就要得手,这滛棍把自己裤子已经褪下正在撕扯秀媛衣物。也是命里合该,天佑美女。现代人体力学认为,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会释放出强大的能量,伴随而来的是释放出强力的信息流,会被最亲近的人接收到不可思议的会发生异乎寻常的反应,这种效应在有些人的亲身经历中得到证实。大嘴秀媛两人之间的特殊经历,使两颗心迅速融为一体,建立起来的深度依恋和深情关切使两个人之间形成了敏锐的感应力。不管是不是这种效应的作用,这次大嘴出去办事一直觉得心里有事,办完事那边强留吃饭再走,他却急忙推脱有事匆忙赶回,回到院里听到屋里气喘吁吁强烈撕扯声响不断,一步跨进门顺手抓起一个镐把,风风火火三步两步闯进里屋门,一眼看到自己娇妻惨遭蹂躏的景象,奋起一脚把滛棍从秀媛身上踢飞,手起棒到冲着那滛棍的脑袋就抡砸了下去,这滛棍还算机灵,一翻身脑袋躲过去了,可大腿却着实挨了一下子,只听哎呀妈呀一声,便疼痛昏死过去。这么一折腾,左右邻居就跑过来,又喊来滛棍家人,经过好一番邻居劝说家人哀求,大嘴依然恨恨不已,最后还是缓过劲儿来的秀媛挥了挥手,大嘴才好歹让滛棍家人把祸害抬回家。这件事之后,大嘴又得了个外号,孙大狠,该出手时下狠手。大嘴因为有了秀媛的爱,添了沉稳,现在爱里又透出狠劲儿,在大嘴身上,村民们看到了人会因爱改变性情的神奇魅力。
出了这件事,秀媛患上了惊惧症,睡不着觉,熬煎得刚刚迷迷糊糊睡着了又突然惊醒了,就是睡着了也是噩梦不断。心发堵、头皮发麻、耳朵嗡嗡响、浑身发软,本来身体素质就差,这么一折腾竟然变成病病怏怏的,渐渐的饭也吃不下去了,只能面前喝点水。这可把大嘴急坏了,想上医院又没有钱,想在村里找跳大仙的看看,找来了给秀媛吃了锅底灰说驱邪,在额头上贴了符又说镇妖,往脸上喷口水是让归魂,这样折腾了一番也不见好,又请来看,这次写了一张拘魂码,仍不见效。大嘴只好求人赶忙去土围子找大妈。
桂芳来了看看秀媛病症然后说,要找会看外病的人。大嘴说,已经找过了,就是村里的那个黄大仙。桂芳听了也觉得奇怪,无奈之下只好让她再去到离这里不远的一个邻村找人看看,你去了就说我让你来的,并告诉大嘴管那个人叫姑姑。大嘴马上套车拉着秀媛去了,打听到人家搀着秀媛一进屋,还没有等他说话,那位姑姑就说,看你家的胡、黄二仙都跟你来了。大嘴就说,姑姑,我媳妇不行了,找人看了也没见好,求你老人家帮我想想办法,快救救我媳妇的命,我一辈子要感谢你老人家的大恩大德。说完拉着秀媛就给那人跪下了叩头。姑姑便用嘴向秀媛头上吹了口气,说好了。大嘴千恩万谢,说也没什么东西孝敬你老人家,给你带来只母鸡。回到家还是不见好。桂芳又让去河边镇找了本家的二太爷看,二太爷看到秀媛便说,你这是被惊吓着了,是你家的黄、胡二仙附到那上面,所以把你吓成那样子,原来是你家的黄、胡二仙想收你做他们的弟子,可是你家大嘴的阳气太盛,我给二仙过个话,就说你们赶紧走吧,她家男人阳刚气盛,别在她家闹了。
大嘴秀媛听了不信,可也没有办法,但有一条说对了,看大嘴的样子说他阳刚气盛,没想到真把大嘴的阳刚气激出来了,对秀媛说,谁也别找了,你也别怕这个那个的,有我呢,怕什么!二太爷的话,意外的激发出大嘴秀媛的自信,竟然渐渐好转。
一天晚上,两个人又专程去土围子感谢大妈。桂芳一看秀媛精神复原的样子,非常高兴,张罗给她做好吃的说要给她将养将养。做饭的功夫秀媛就把二太爷说的话对桂芳学了一通,然后不解地问道,黄、胡二仙怎么还能收我做弟子?桂芳听了对秀媛道,收弟子就是让你出马看外病。然后想了想又道,出马看病对下辈子的儿女不好,因为你给别人看外病时治人家的仙,人家的仙能甘心吗,待人家的仙修炼好了到时候来找你家。一听桂芳这么说,秀媛暗想,为了我和大嘴的子孙后代,我得下决心坚决的忍。当我忍无可忍时,就急眼,要别的我没有,要命我有一条,谁想把我领走就领去好了。她这么一想,反而谁也不来要她的命了。秀媛还惊奇,大妈说的多明白,她怎么什么都知道,过去怎么没听大妈说过这样的事情。等吃完饭,大嘴去吴亮家闲唠去了,秀媛陪着大妈唠嗑,看吴为依着炕柜聚精会神百~万\小!说的样子,便说,我都听村里人听老师们夸六弟,说他脑瓜特灵,学习好,长大能考上大学。桂芳说,一天就离不开书,来个人头不抬眼不睁的,能出息到哪啊,除了百~万\小!说,干活倒勤快。秀媛笑道,看他有正事又懂事啊。吴为听了还是一声不吱。桂芳气道,你看,你嫂子说你呢,你怎么也不说句话,太没礼貌了。吴为只是嘿嘿点点头。秀媛说,别打扰六弟学习了,天也黑了我去找大嘴回家。
正文第六章童恋
此时年幼的吴为喜欢在秋雨蒙蒙的时刻,冒着细雨登上碉堡顶层,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呈现在眼帘中的景色竟然是那样的美丽如画,齐整成行、翠绿的农田,在秋雨中显得那么富有诗意;风雨中摇弋的树木花草,仿佛获得了勃勃生机;运河两旁已长成郁郁葱葱的茂密林带,出身农家,虽然入秋对雨水依然感到格外亲。雨在不停地淅淅沥沥地下着,听到响成一片的哗哗声,心里格外喜悦,为雨水带来的凉爽和适意而兴奋,更为庄稼和花草树木得到雨水的滋润而喜悦。
童年的吴为开始暗恋上了土围子同龄的梅媛,童恋纯真而又模糊,连说也说不清楚什么时候发生,在心灵中只是若隐若现,淡淡地保留着,感觉心境挺愉悦。纯真得没有一丝一毫杂质;好看却形象模糊,感觉是东方美女的模样,堪称美人坯子,没有过任何单独接触,更谈不上情感交流,却成为日夜想见的人。吴为在情感上是自闭的,羞于表达,藏在内心深处,情感生活的寄托。
梅媛的父亲是公社书记,遗憾的是身患癌症四十出头时就过早地撒手人寰,撇下孤女寡母,这妻子长得挺不错有些水性杨花,又和公社机关食堂的厨师老赵搞到一起,又给梅媛生了同母异父的妹妹和弟弟,后来被下放到土围子务农。吴为偶尔走进她家借用什么东西,只见收拾的干干净净,进屋有那种淡淡的芳香。她的母亲后来又与引水工程的管理员有一腿,家里白面不断,那厨师得到了实惠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梅媛不但人长的好学习也好,上学就是大班长,遗憾的是继父待她毕竟不象亲骨肉那样,小学毕业即弃学务农。老师校长到她家做动员工作,说她是个好苗子,如果继续读下去,将来一定能考上好大学,有大出息,为家里争光。继父老赵可不愿意听这样的话,毕竟不是亲生骨肉,老婆带来的这个姑娘感觉就是负担。老赵对老师校长说,一个女孩子,书读得太多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会写写字应付应付眼前事就行了,你们看屯子里那么多妇女,连字都不会写、自己名字都不认识的,我看也活的挺好。梅媛的母亲坐在一旁,虽然心疼自己姑娘,但这些年过来了解老赵的心思,也不好吱声。梅媛知道继父心里想的,也不想让妈难过,就爽快地说道,感谢老师校长对我的关心,我也的确想继续念下去,可我家的情况,老师也都看到了,我叔这些年养育我们付出的艰辛,我看在眼里,心里也很着急,想为他减轻些负担。现在我也长大了,虽然是女孩子,也可以干些农活,帮助妈做些家务,以后让我的妹妹弟弟去考学。老师听了这番话,不由得心酸,无奈地说,你要错过眼前的机会,一辈子就这样了。梅媛说,我这个年龄也不能光想着自己的前途啊,应该操心家里的事了。老师校长也只好遗憾地摇摇头告辞了。多少优秀的农村孩子,不是不聪明,不是没有天赋,遗憾的就是由于太贫穷,丧失了求学的条件,被埋没了。梅媛不但知书达理,还做得一手好针线活,纳鞋底子,一般都是中年妇女才干的活,她那细嫩如葱的双手也拿着锥子针线,鞋底子纳的针线细密匀称如织,仿佛机制一般,做成鞋穿起来又结实又萱乎。立事早,明事理,只是性格比较压抑。后来嫁给一个复员军人宏志过着普通的农家日子。
吴为的童恋是天真的,没有沟通的,只是因为长久地在内心中留下非常好看、美好的形象,能够长久的在心灵中留存,养成了珍惜呵护美好的品格,确立了吴为审美的高,更加神奇的是在他的内心中,那种形象竟然成为排他力,等于植入了对美色的免疫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相当长的时间内很少出现能够吸引他的类似形象,这使他没有象周围的年轻人那样过早地开始恋爱生活。童恋是纯洁的,也是轻飘飘的,缺少刻骨铭心,缺少深刻清晰的回忆,却又不时在梦中出现。这一次竟然在梦中有了一次回应,回应得如此完整,她对吴为说,我也非常知道你的心情,非常同情你,只是可惜我们之间没有缘分啊。假如我们之间真有缘分,在农村结为夫妻,结局又会怎样。
一天,吴为放学回到家中,对母亲说,今天中午去大哥家看到大
哥病的挺重。晚上桂芳与吴亮紧忙赶去,看到吴全已经病卧在床。这时的吴全,看上去严重的营养不良,经受着风霜刀剑的轮回摧残,血气方刚三十出头的年纪,已经两眼深陷、眼眶发黑、脸色焦黄、满面愁容的样子,仿佛经过了一场大病的折磨,渐渐的两眼竟有些眍o下去了。桂芳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连她自己也在生活迭遭变故的打击下,不到五十岁便满脸皱纹,腰背发驼,显出未老先衰的样子,却还在那里奋力支撑着。桂芳边哭边埋怨吴全媳妇人都病成这样怎么不早告诉家里。吴全有气无力地说,妈也不要着急上火了,这个家庭已经够爸爸妈妈操心的了,我这样又给妈妈添堵。吴全又嘱咐吴亮说,咱们这样的家庭,也别抱怨那些亲戚不帮助,人家也不敢伸手帮啊。吴亮已经是泪流满面,梗咽着对大哥说,是大哥为了我们这些弟弟妹妹才变成这个样子的,现在有我呢,慢慢弟弟妹妹长大就好了。桂芳对吴亮说,三,你明天就领着你大哥去公社找你爸拿点钱,去县里再找你二哥,到医院给你大哥赶紧治病。吴全坚决不同意这样做。桂芳生气道,这次你就听妈的。结果是,第二天去县里办了住院手续,第三天吴全自己乘弟弟不注意坐上火车回家了,最后病死在家中。葬礼上,吴贵同爸爸妈妈商量后,领着几个弟弟妹妹给大哥跪下了,哭诉着大哥都是为了这个家操心挨累,积劳成疾,弟弟妹妹们哭成一片,感动了村民,掉下了同情的泪水。办完丧事安顿好大嫂,兄妹几个跟随着父母回屯的路上,虽然目视前方,可脑海中充满了大哥的身影,心里在怀念着大哥,大哥的那种担当和牺牲,已经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记忆中,熔铸在他们的人生脚步中。
那个年代,象这样的家庭,就需要家庭内部有人做出自我牺牲,与后来的回援救助相结合。这是转型中的社会家庭内部形成的自我牺牲与回援救助相结合组成的人梯。这样的人梯对吴劳模这样的家庭太重要了,人梯搭不成意味着整体的断裂、沉沦。这毕竟是依靠人的血肉之躯搭建起来可供人们向上攀登的阶梯。有多少家庭,由于成功搭建这样的人梯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辉煌,也有多少个家庭因为其中某段阶梯的脆弱发生断裂酿成了不幸。这样的人梯,积累了深厚的情感和动能,道德也容易被禁锢在狭窄的梯形结构中,成为人们向高峰进一步跨越的障碍,同样酿成了人间的悲剧。由于有这样的人梯,常常成为那个年代人一年又一年聚合叙事长盛不衰津津乐道的话题。这样的救助也容易产生依赖心,伤害救助心。万幸的是,在吴劳模一家形成了老的、大的拼命干活,小的则拼命读书的奇特搭配景观。
那是一天晚饭后,吴亮把连衣服扣子都没有、平时随便扎根草绳或破布条的棉衣脱了随便丢到炕上,七岁的吴霜翻腾着三哥棉衣看到上面缝满了补丁,便好奇地数起来,数到十几个时看到还有许多,再看看自己身上穿戴虽然旧些却也干净利索的衣服,突然意识到什么,放下棉衣,眼睫毛挂上了晶莹的泪珠。想起平时饭食不足哥哥们总是可着自己吃,好孬搭配时,好的又可着爸妈和她吃,懂得哥哥们惦记着自己。这种意识的萌生,在吴霜幼小的心灵从此植入一种信念,懂得了哥哥们的心思,产生了可贵的悟力。沧桑岁月不经意间在小吴霜的心灵深处打上烙印,在洋溢着天真活泼稚嫩气息的笑脸上,增加了一丝淡淡的忧愁,淡雅中添了分那个年龄不应有的庄重。吴霜的神态引起了吴为的注意,他一直对小妹精心呵护照料,他问小妹怎么啦。吴霜不愿意让小哥哥发现自己心目中的变化,想不到越是克制越是禁不住泪流满面。吴为心疼地拉着小妹的手,摇了摇,心中暗暗想要好好地保护小妹。吴霜仿佛一下子明白了很多,小脸庞上出现了像她那样幼小的年龄不该有的凝重神情。过早地体验到家境的贫穷意味着童趣的泯没。吴霜自幼感受到家里人呵护偏爱,桂芳护着她,老吴每次从公社回来都要特意给她买雪花膏和喜欢吃的糖果,哥哥们也都很爱护她,体谅她怕她孤单。吴为也注意收集一些小故事讲给小妹妹听,来培育和丰富小妹的情感世界,渐渐地吸引了周围的小朋友来听故事。
正文第七章早期开发
吴霜的行为,也触动了吴为的好奇心,他开始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有意识地倾听和观察,开始感觉到那是另外一个世界,感受到与读书不同的另一种体验。他细心观察父亲的行为,倾听三哥与知青们的谈话交流,明白一些课本上没有、课堂上老师也没有讲过的道理,开始了书本以外的另一种知识积累。由此,本书故事的重心已经向年轻的弟弟妹妹方向倾斜。这是因为父辈和哥哥们的故事,继续讲述下去让人感到太难过太艰辛,让人们感受不到快乐,与我们的写书宗旨发生偏离。如何才能改变命运?吴为看到的是父亲的勤劳,勤劳的有些象信仰,但那样的勤劳并没有改变父亲的生活,多少年如一日的勤劳,并没有给家庭带来太大的改变。大哥继续着父亲的道路,已经不幸地去世;三哥还在继续走着父亲的道路,离开农村的二哥看上去要好许多的样子。四哥当兵,五哥和自己在上学,妹妹也在上学。上学读书感觉是有意思的事情。虽然不像十万个为什么那样充满了乐趣,但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听着老师的讲课,感觉是有意思的事情。老师们要往有意思的事情上讲,要不同学们就不愿意听了,考试也考不好。学习有兴趣,可是,看着父亲、哥哥们劳累的那样,母亲又体弱多病,光是倾听和观察也不行,有时便想帮助做点什么。其实,在他还没有想到这些的时候,早已经开始做了。许多事情不是想好了再干,是先干了再说,那么小的孩子也不知道想和做是什么关系。没有人告诉他做什么,怎么做,谁也没有想到让他做什么,无非是看好家,照顾好妹妹。因为他太小,做点什么事情,自然是力所能及的,便想做饭,大人们回来就可以吃饭。他的记忆中清晰地记得,七岁熬苞米碴子的往事成为兄妹们的笑谈。后来逐渐做饭洗衣收拾屋子。吴为也在朦胧中懂得做事情可以得到大人们的夸奖和喜爱,他也更愿意做一些事情。后来,小妹也跟着小哥哥做些家务事,不知不觉地就把家务都承担起来,每天放学回到家放下书包便去抱柴禾,小哥哥洗米下锅切菜,妹妹烧火。母亲在邻居面前夸他们心灵手巧,会干活。吴为再大一些切土豆丝,刀工练的不错,切的又细又匀称一切一大白盆;切酸菜先片后切,白菜做饺子馅,他不像别人乱切乱剁,他是先把白菜切成一指长的段,薄薄顺切成丝再横切自然就成了碎块,这样可以一步到位,不但省工省力提高效率动静又小,小妹妹总是愿意站在旁边看,嘴里还不时嘀咕,难怪爸爸说小哥干什么都行,干什么都像样啊。
吴劳模的家庭文化就这样初步定型,家庭成员之间已经形成了自我牺牲与回援救助相结合、老的大的家庭成员拼命干活小的在拼命学习的氛围,小的也开始由单纯学向边学边做转变,家庭的发展动能越来越强,提升力也越来越大。农民要想离开土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造物主给设计了很多关卡,当兵审查资格和体检、上学考试、招工也是先干城里人不喜欢干的又脏又累钱又少的活,有亲属拉扯的还要看你是不是讨人喜欢。
和兄弟姐妹众多的家庭一样,吴劳模的子女们之间也充满了嬉笑打闹,弟兄几个多少继承了父亲的容貌有些偏瘦,惟独吴华看上去显得丰满些,弟兄互相之间根据长相性情互相打趣取外号,见到弟弟碍手碍脚挡道便顺脚踢到一边的吴亮,时常耍脾气获得三驴子的雅号,长相精瘦的吴为是大瘦猴,脸盘方正的吴实四棱子脑袋,因为下巴长的大叫大下巴,吴华不吱声却有股狠劲叫大母狼。兄弟几个平时?br/>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